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无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 > 第338章 对手也倒在长夜之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8章 对手也倒在长夜之中

“先生,我们想知道,对于华国长夜堆公布的,明显和我们依旧拉开差距的最新成果。你是什么样的看法?”

米国的本国媒体,在39年长夜堆再次公布研究进展过后,

采访了米国这边的,可控核聚变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原先那位说出‘隔壁街道糖果铺里的糖果’那番言论的负责人此刻早已经去世有些年。

这会儿接受采访的,是米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项目新一任的负责人。

面对采访时,这位新的负责人依旧很有信心,

“不不不,有一件事情你说错了,并不是明显的差距。事实上,长夜堆最新公布的数据,恰好证明了,我们和他们在这条道路上,已经没有明显差距。”

“我们可以看到,华国的长夜堆,不管是在持续运行时间,以及q值上,明显和我们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堆,依旧在同一个数量级。”

“这正好证明了,过去的时间里,长夜堆的进步并没有那么大。”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现在事实上,和华国的长夜堆,站在同一道大门前。”

“q值突破一,这绝对是伟大的成果,是历史性的突破。但从一到二,差得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这位负责人充满信心的回答,

记者再追问了句,

“那您认为,米国的可控核聚变项目要多久才能赶上长夜堆现在的成就,并且超过长夜堆。”

“我相信我们会很快就做到这一点。”

这位负责人依旧给了一个相当乐观的回答,只是没有给一个准确或者大致的时间。

当年,

欧罗巴洲那边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大概也都抱着这种态度。

虽然长夜堆紧随着他们公布了一个远超他们成果的数字,

但基本都相信,他们已经和长夜堆,在可控核聚变研究这条道路上,站在同一阶梯。

双方有差距,但这种差距还在同一个量级,也没有引起质变。

某种程度上,这其实也算不上错。

但这不意味着,从一到二,会容易。

或许站在更宏大的时间尺度,一和二的q值完全站在同一台阶上,

在未来的历史书上,可控核聚变研究过程中q值超过一或许会是关键点,

但超过二,可能提都不会提。

但这和一到二的难度可从来没有任何联系。

……

在38年之后的几年,即便是有长夜堆在上面压着,

整个世界范围内,也的确依旧掀起了一波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浪潮。

但在此刻长夜堆的成果,是事实上走在欧罗巴洲和阿美利加州前面至少十几年的情况下,

这波浪潮的结局是注定的。

即便整个世界范围内,今天这个喊着将要往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投下巨资,

那个说要不顾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

但最终,都没了下文。

在q值突破一之后,继续往下推进的研究道路。

显然没有因为突破一个关键的卡口,而从此一马平川,势如破竹。

在反复地尝试下,也没有找到一条更加容易的道路的情况下,

能做得,只是用q值低于一时的办法,继续往着更高的一个数值一点点磨。

而当初,从零点九几,到最终突破一,他们也用了超过十年的时间。

现在继续这么研究下去,效率可想而知。

于是,

不管是欧罗巴洲,还是阿美利加州的可控核聚变项目,

越往下,就愈加缄默,没了声音。

有件事情他们不得不接受,

q值突破一,对继续往下的研究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

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显然没有那个之前阿美利加州可控核聚变项目负责人的话那样,

‘在打开门之后,只需要去隔壁糖果铺拿起糖果’那么容易。

当初怎么艰难,现在依旧怎么艰难。

……

43年,在q值集体突破一过后数年。

在付出巨大的投入,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依旧进展极其缓慢的情况下,

从欧罗巴洲,到阿美利加州,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狂热明显变得疲软下来。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

不管是欧罗巴洲,还是阿美利加州,

这些除了华国以外,世界范围内最主要几个可控核聚变研究项目的研究经费都被一减再减,

相关项目的研究人员,从最鼎盛的时候,到后面几年,也是断崖式锐减。

当初喊着要不惜一切,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某欧罗巴洲国家,

选择了拖欠整个欧罗巴洲合作的可控核聚变研究项目的经费。

对于某阿美利加州国家来说,

除了其对可控核聚变实现的热情消失了以外,

霸'权衰落,经济情况下滑,

各种问题都开始集中冒出来。

也是其对可控核聚变项目的投资大幅下滑的原因。

同时,

整个世界范围内,

舆论氛围也相比当初,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是人类的科技整体进步速度,这些年已经明显变缓。

由此带来的,是整体思潮的变化。

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应该更加关心当下的生活,而不是期待根本看不到的未来。

这些人都觉得,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很难有什么颠覆性的进步。

而事实上,对于这些人的前半生,也的如此。

还有某阿美利加州国家的不少人,

此时都认为,商业化的可控核聚变根本就是个骗局。

只是华国为了让他们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一个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研究项目中。

甚至整个世界范围内,有相当数量的学者也认为,

可控核聚变未必就真得是下一个时代最合适的能源来源。

当年,

某阿美利加州国家的可控核聚变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

不复他上一任的自信。

“或许我们是在做一件蠢事,谁知道呢。”

……

44年,阿美利加州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再度被削减。

欧罗巴洲多国合作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再次遭到多个欧罗巴洲国家拖欠经费,

一度导致相关可控核聚变研究项目停摆。

在事实上,除了华国之外的主要两方,都基本放弃了在本世纪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可能。

……

而长夜堆这边,情况则是还算好。

在这儿外界‘波澜壮阔’的十几年里,对长夜堆的研究工作,基本都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在这儿十几年里,

长夜堆项目整个研究团队,有人退休,有人年迈离世,也有新一代的研究者加入进来,

但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持续着。

虽然这漫漫长夜中,熬得‘竞争对手’都倒下了,

但长夜堆依旧在踽踽独行。

而当初,那位老领导向莫道承诺的,国家对长夜堆的支持和投入。

任由时间变迁,也依旧每年按时下拨,没有削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