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EASt自建成第一次成功运行开始,

最大的一次调整。

莫道给出的是一个基于更精准的近似模型的整体调整方案。

莫道当然没办法负责整个方案的所有细节。

但这时候,莫道广阔的知识面发挥了作用。

他能够理解整个托卡马克装置各系统的运行逻辑,面临的问题,目前的状态,

在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熟悉了整个EASt各系统之后,

莫道在这次整体方案中,对负责整个托卡马克装置各系统各团队,都给予了一个精确的,各团队目前能够调整做到的数值指标。

虽然莫道没有直接参与所有团队在这次调整中的工作,

但实际上,所有负责托卡马克装置各系统的各团队,都以莫道这份整体方案作为主体以及调整大纲,进行着整个调整工作。

而在整个方案中,莫道几乎将EASt所有能够调整的地方,都做出了调整。

以期整体上更契合新的近似模型。

毋庸置疑,

这就是一次很激进的调整。

不过,在确定下来的确要这么做之后,

整个EASt的各团队倒是没了什么顾虑,

只是更多的,有些斗志昂扬,甚至热血沸腾地朝着快速推进着自己的手里的工作,

朝着EASt本次大调整的最终目标靠拢。

因为,每一个看到莫道那份整体方案的人,都对这次的调整方案是高度认同的。

莫道整个方案,解答了EASt各系统各研究员之前不少疑问。

在这种情况下,

自然而然的,一众研究员都对莫道在做方案陈述时,提到的,突破此前上限,并且大幅度提高到0.8的q值,

产生了一些期待。

这是此前各托卡马克装置,乃至一切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都未曾达到过的数字。

这是原本在所有人的预期中,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够达到的数字。

而现在,一下就变得触手可及了。

此刻,所有研究员,仿佛能够感觉到自己正在见证,甚至创造历史,

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不有些激动呢。

……

在EASt所有研究员高涨的热情下,

虽然这次的调整很大,但进度推进的还是很快。

这样一次算得上是EASt装置整体升级的大调整,

自然需要耗费不少经费。

不过,在EASt所有研究员共同申请,甚至立下军令状,

乃至算是这会儿莫道的老家,首都大学物院也做了一些担保的情况下,

EASt升级调整的经费还是比较快的拨了下来。

“莫道,有没有感觉有些压力。”

依旧站在第一次到来时的,EASt装置边上的平台上,

俯瞰着这宽阔更像是厂房的实验室里,忙碌着的各研究人员和那对比起人来说,显得有些庞然的环形托卡马克装置。

洪教授站在莫道身侧,看着忙碌着的各研究团队,笑呵呵地问了句。

现在整个EASt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在莫道的方案和莫道给出的新的近似模型在进行。

如果莫道给出的方案存在问题,

就意味着,巨额经费打了水漂,整个EASt研究团队所有人几个月的工作白费,

EASt的研究和原本的实验被耽搁数个月,甚至超过一年。

因为有些改动调整,再想调整回去,也同样需要时间。

甚至更严重点,

浪费如此巨额经费,下次再有类似情况想要申请一笔经费的时候,

也会变得比现在困得多。

整个EASt都有可能完蛋。

对于莫道的个人发展来说,更不用说。

“按照目前的情况,q值是能够达到0.8的。”

莫道摇了摇头,神情还算平静。

即便莫道是经历了无事的上一世,

情绪稍缓和一点。

但指望他和寻常人心态一样,显然还是不太可能。

他会有什么压力呢。

如果失败了,他只会自己砸钱,让EASt再来一次。

另外,

他是知道,在未来,在超导和湍流理论,AI技术没有那么大的质的突破下,

基于现在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模式,

q值是有提升到过0.8以上的,他现在只是将这个时间提前了一些。

旁边,

洪教授认真望了望莫道,然后再笑着说道,

“你还挺自信的。”

笑完了过后,洪教授再认真地说道,

“不过这样就很好。你也不用感觉到有压力。虽然你拿出了方案,但事实上,这个大调整的方案是我们所有人认同的。”

“我们现在做这份大调整,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判断它是对的。既然是我们自己的判断,那出了什么事情,自然也是我们自己负责。”

“用不着莫道你来承担责任和压力。”

整个理论团队,倒是没有掩盖莫道在这份方案中做出的主要贡献,

但在申请经费,确定这整个大调整时,

包括EASt的负责人张院士以及洪教授等人,是主动向上揽下了责任。

说明了,如果这次调整存在问题,那也是他们的判断和决策出了问题。

和拿出方案的莫道没有关系。

他们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和所有后果。

莫道望向洪教授,

“谢谢洪教授。”

“哈哈,不谢。下次再有类似方案的时候,你还拿出来就行。”

……

虽然整个研究团队一众研究员,都紧锣密鼓,斗志昂扬的快速推进着进度,

但整个大调整和升级,最终还是花费了超过四个月时间。

四个月时间下来,

整个EASt从外观上倒是看不出什么变化,

主体依旧呈现原先的模样。

但其中的软硬件,各处能够调整的地方,都出现了大量变化。

最终,

洪教授提到的,需要承担后果的意外,还是没有发生。

装置各系统在做完调整过,都有单独运行过,一切进行的都算是顺利,

偶有问题,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

然后,

关键的那一天还是到来。

18年,五月中旬。

在确定完成EASt的整体调整升级过后,

大调整后第一次运行的时间也被确定下来。

……

当天,华新社一位副社长作为记者,也是唯一的媒体,进入到EASt的室内实验场。

华新社会拍摄下这次实验的过程,

不一定所有内容都能够被报道,

但将作为历史资料,留存在历史中。

如果未来可控核聚变能够成功,

那这次实验如果的确能够达到0.8的q值,

那同样会是整个可控核聚变研究历史中,重要的一个节点。

所有EASt的研究人员,也都悉数到场,见证着绝对算得上历史性的一刻。

“欧姆加热变压开机,开始预热管道。”

“加入燃质吧。”

实验人员依照流程,往托卡马克装置中,灌入了用作加热后等离子体的物质。

物质快速深入,进入到等离子体状态。

这次的EASt等离子体约束实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