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温度已升至五千万。”

“约束情况良好。”

在正式开始运行前,乃至约束实验之初,

整个EASt研究团队大多数人,都有些紧张。

不过,在约束实验正式开始之后,

实验渐进入固定流程,大多数研究员的情绪也都从紧张中缓和些,

只是要么等待,要么履行着自己负责的工作。

监测整个实验进行的指挥室内,安静的只有等离子体约束实验进度的播报声。

在等离子体温度突破到一亿度,同时也是本次实验的预期温度时,

现场响起了一阵欢呼乃至鼓掌声,

不过,很快就又再平息下来。

接下来就是监测和等待,在一亿度的等离子体稳态运行和约束时间。

哪怕是EASt的总负责人张院士,此刻都止不住紧盯着大屏幕上跳动着的时间。

运行约束时间,某种程度上,也是会影响q值的。

运行的时间越长,q值自然更高。

在稳态运行的时间,超过了上一次的运行时间过后,

现场再次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只要超过这个时间,对比上一次,就已经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了,

因为,在根据莫道的方案调整之后,这次的等离子体的密度是更高的,

在实际的核聚变中,这意味着更高的聚变强度。

而接下来,

就是看,整个EASt装置,能不能够达到这次实验划定的时间。

而最终,

这次大调整升级过后,第一次的约束运行时间,被固定在了1000秒。

这也是这次约束运行时间,计划的时间点。

虽然继续运行下去,必然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数字,

但也不可能真得等到等离子体失控,把第一壁乃至第二壁都烧穿了才停下来。

“欧姆加热变压器关机。”

按照预定的计划,在达到1000秒的稳态运行时间过后,

EASt装置就开始逐步关机。

最红EASt整体完成关机,实验结束。

……

整个约束实验,可以说是毫无预料之外的情况,

但对于整个约束实验来说,没有意外,就是最好的状态。

“莫道,干得好啊!”

在看着EASt完成这次的关机流程过后,

就站在莫道旁边,全程看完了这次约束实验的洪教授,再有些抑制不住激动,

对着莫道脸上都有些像喝醉了酒似的涨红,高兴地说道,

“虽然其他数据还没出来,但这个运行时长和温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咱们此前可从来没有在这么高的温度,稳态运行和约束过这么长时间。”

莫道倒是没有那么激动,也笑着,不过更多的,就看着室内试验场内,已经完成关机的EASt装置。

接下来,

对于大多数研究员来说,依旧是强忍着已经有些按耐不住的激动,

等待着其他数据。

运行试验,除了时间和温度一目了然,其他数据依旧需要汇总以及分析。

最重要的等离子体密度和q值反而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够有结果。

最终,

又再过了一些时间过后,

EASt装置的负责人院士,邀请莫道一同,正式宣布了这次实验最重要的结论,

“根据各项数据,我们可以确定,这次约束实验中的等离子体密度相较于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第一壁按照数据,遭受到的中子冲击可能将减少超过百分之二十,我们有理由相信,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中,可以发生更高强度的聚变,约束程度能够达到更高。”

“而按照目前各项数据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令人兴奋的结果,EASt的q值,顺利提升至了0.82。”

相比于保守估计的0.82,最终的实验结果,取得了更高的q值。

整个EASt的研究团队不用再去解释,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欢呼声在现场此起彼伏,乃至于沸腾。

一众研究员都有些压不住激动,鼓掌声经久不衰。

倒是华新社的记者,在采访张院士时,多问了一句。

“张院士,我们能够看到大家都很兴奋。我想这一定是杰出的成就。”

“我知道,q值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很重要,我想知道,我们现在达成的0.82的q值,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在磁约束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这条道路上,再跨出了巨大的一步。”

“通常来说,q值大于一,就意味着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输出大于了输入,意味着他终于能够实际上的发电,有正向的收益,有实际的能源价值。”

“而q值大于5,我们大概就能够对商业可控核聚变堆的实现,抱有一些期待。”

“而我们现在,对于前面一个目标,显然更近了许多。这是一次跨越式的进步。”

张院长笑着说着,看着记者,想了想过后,再补充了一句,

“嗯,从更直接的角度上来理解就是,在这次我们的约束实验之前。可控核聚变装置q值最好的记录是0.67。”

“那这儿的确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啊。”

“是啊。”

张院士笑了笑,也再望向了室内实验场中,经过大调整的EASt装置。

0.82,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值得畅想的数字,它已经距离q值大于一,输出大于输入很近很近了。

“那张院士,这次之后,我们距离用上可控核聚变装置发出的电,还有多远呢?”

记者再问了一个不太专业,但很有普遍性的问题。

“……嗯。以前我们常说,可控核聚变离我们还有五十年。那这次过后,可能就还剩下三十年了吧。”

张院士笑了笑,说了句玩笑话。

“未来的事情,是我们很难确定的。特别是在研究上。”

……

这会儿,就站在张院士旁边的莫道,倒不是说不为此刻EASt装置取得的成就高兴,

但的确,并没有那么激动和振奋。

事实上,不仅是莫道,张院士,洪教授等对莫道提出的方案有整体的,明确认知的研究人员,

在开始的激动过后,都渐很快平静了下来。

莫道的这份方案当然很好,

它实现了可控核聚变装置在约束实验上,各方面的一次飞跃。

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

这条路走到了头了。

莫道给出的方案,是EASt,或者说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装置目前能够达到的极限。

后面很难再出现这样的,更加大幅度的飞跃式的进步。

莫道相当于,在现有技术下,将EASt装置通过整体各部分的调整,用到了极致。

这就是已知状态下的极限。

即便是莫道的前几世,几十年后。

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的即便约束时间更长,q值再高点,但总体上依旧在这个范围,没有质变。

再往下,就是前几世,几十年后都未达成过的。

每一步,都需要在拓宽已知技术的边界。

接下来,一切都将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