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救治永宁县百姓的这段时间,抛开幕后黑手的恶,宁兮儿见识到许多人性中的善。

舍小家顾大家的县令薛临;

支持丈夫事业、病重不抱怨的薛临夫人;

对幼女不离不弃、奋力争取一线生机的廖月明;

与薛临通力合作、不计个人得失的县尉、主簿;

还有千千万万个百姓,按照官府要求集中隔离,离开舒适的住所,不争不抢,服从命令......

即便原主意识消失,宁兮儿忽然十分迫切地想念原主母亲、两位兄长、嫂嫂和孩子们,还有外祖父一家......

即便宁兮儿与他们并无血缘关系,但脑海里关于他们的记忆,如此深刻、真切,仿佛自己亲身经历一般。

虽然流放前她便打算,等在荒境站稳脚跟,再陆续接母亲、兄长们和外祖父一家汇合。

一下子都接来,肯定会引起渣爹、狗皇帝起疑,从中作梗。

流放路上本就不安全,在没确定荒境情况以前,也不想家人前来受苦。

但看到这些百姓,亲人朋友劫后余生,抱在一起喜极而泣的场景,她忽然觉得,没有什么,比家人在一起更重要了。

反正对方连传播瘟疫的手段都使用上了,也不能指望对方会突然停手。

既然来早来晚都一样,她的医术空间、物资空间都已恢复,可以为母亲化验诊治,还等什么呢?

原本向谢准传递的信息,是她准备五天后到修德。

可此刻与家人想要团聚的心情,达到顶点,于是想提前赶去,与谢准商议。

永宁城内外疫情明显好转,有症状的患者不超过三分之一,且症状较轻。

这说明,城内大夫们针灸、推拿,配合中草药的治疗方法,对治疗重症以外的患者,也有十分显着疗效。

既然这些症状较轻的人,也有几十万,宁兮儿就没有废手地一一注射针剂,都留给医馆大夫们发挥。

而她主攻部分对青霉素过敏的,以及有基础病,导致病情反复或恶化的患者。

同时,每天从主簿在干净村落打来的水中,注入灵泉液和电解质......

让白芷、甘草和侍卫们分给城内大夫、伙计和衙役们喝。

抗疫毕竟是场持久战,得先确保能打仗的“战士”都体力健康。

宁兮儿每天还和四个丫环散出去,分别在城内外集中点,随机采集患者或者已康复患者血样......

检测体内病菌活性,和抗体水平。

确保她离开前后,情况可控,不会引起疫情反弹。

城内气象一新,不见老鼠踪迹。

经大夫诊断,达到治愈标准,回到家中隔离的病患,越来越多......

原本在室外帐篷集中隔离的病患,陆续转入室内集中点。

食物由城外干净的村落家中的村民集体制作,有序发给在集中隔离点和家中隔离的百姓。

周围四县,果真如秦远所料,从第二日陆续运来粮食。

第一日难以筹集,第二天、第三天四县各运来十几车粮食......

虽然对比谢准的慷慨,这些根本不够看的,但好歹也可以让永宁百姓,再多支撑一日。

城内情况好转,百姓们病愈后陆续归家,薛临压力减轻,便逐一登门拜访城中乐善好施的富户,为买粮筹措资金。

果如薛临先前所说,他在城中威望较高,不能说一呼百应,但凡他亲自登门的,富户都慷慨解囊......

出人出力,共同想办法。

家里的现钱,至少都捐出一般。

但凡捐出钱财的,薛临都让主簿记好账,如何购买粮食、购买多少,都与富户们商议......

让他们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捐的钱,怎么花的,粮食怎么分配到百姓手上。

经过三日,薛临和富户们想办法,又筹集了上百车粮食,又可以多撑四五日。

宁兮儿估算,按照永宁此时情况,最多十日,可以解除全城隔离......

极少未痊愈的病患,可以在寺庙、善堂、学堂等地小范围集中隔离,粮食等物资压力会减小许多。

通过官府赈济、民间募捐等形式,可以内部消化。

谢准安排的粮食,百余万人口,三天基本已经消耗完。

临县运来的,以及富户捐赠筹集的粮食,可以再支撑大约六日。

如果廖月明能按时回来,并带来一定粮食,薛临的粮食之困,就可以全部解除。

宁兮儿刚这么想,城外就传来消息,廖月明回来了!

宁兮儿和薛临都在城门口迎接,秦远打量着陆续入城的车队,从头至尾......

低声在宁兮儿身旁说道,“九十九车,比咱们殿下只少一车......”

“这小子,会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