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网站快破产了 > 第345章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5章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或是许久没用的缘故,羊毫有点硬,方洋让笔尖在墨水中充分吸收墨水,等到笔尖稍显沉重之后,这才抬起手,在端砚边沿稍微沾了两下,按住宣纸的一角,手中毛笔如笔走龙蛇、一气呵成,“观海听涛”已经跃然纸上。

张旭的书法具有惊涛骇浪般的狂放气势,节奏韵律和谐顿挫,字间结构随形结体,线条轻重枯润,写作时如痴如颠,但是整体布局上面却是相当圆整,极具观赏性。

杨华金只看见方洋挥笔几下,刚要细看,却见方洋已经放下毛笔,细细欣赏,“这就写完了?我好像还没仔细看你怎么写呢?”

方洋任笔墨自然风干,这才笑道:“草书就是这样,讲究的就是一气呵成,而且在下笔之前,胸中自有丘壑,这样才能有一个整体的布局,不然的话就是几个字而不是一幅字。”

杨华金对这四个字很感兴趣,“这四个字很有意境啊,到时候可以放在我办公室里,不过你得先给我裱糊一下,不然没法悬挂。”

方洋沾了一点点墨水,在边角处签字注明日期,再从抽屉里拿出章盖上,完结后边照相上传边道:“裱糊是没问题,不过要等一会,现在墨水还没完全干呢,下午再给你裱。”

杨华金小心翼翼的捧起字放在旁边的自干架上,另一头一直在吵架的陈福书和朱老三偶然回头,见杨华金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再看到方洋刚放下笔,哪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纷纷围拢过来,想看写的是什么字!

杨华金嫌弃的把两人挤开,“站远一点啊,这还没干呢,等下午裱糊以后挂在我办公室里,随你们怎么去欣赏,现在可不行。”

朱老三见是四个字,咕哝着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几个字,那我不看了,老陈头你也别看,不然小心晚上睡不着觉。”

陈福书目不转睛的死盯着这四个字,头也不回的反驳道:“你知道什么,不懂就不要乱说,只怕这四个字是它认得你你不认识它吧?老杨,你下手可是真快呀!”

杨华金笑呵呵的得意道:“这个还得感谢你的不抢之恩呢,我就秉承着手快有手慢无的真理,不过下一幅我就不跟你争了,到底是什么就看你的运气了。”

这个时候方洋正在往另外一方砚里加水,再把之前磨好的墨水倒在另一方砚里,用墨条稍微墨了一下,就放下墨条选笔去了。

陈福书走过去一看,“咦,这砚里的墨水好淡呀,这是要画水墨画?”

陈福书看过几次方洋画画,自然知道这样的调墨是为什么,这是想画竹?经过几次的作品上传,陈福书知道在画竹上方洋有非常深的造诣。

“小洋,你这是画竹子吧,怎么不画一只大熊猫?”

刚选好笔走过来的方洋不由一顿,没好气的说道:“我都没看过大熊猫怎么画,难道单凭想象?”

陈福书一滞,“我以为你都是凭想象来画的。”

方洋一叹,“陈叔,我们那小区就有一丛竹子,我从小看到大,自然是对竹子非常熟悉的了,但要是画熊猫,只知其形不得其神,画出来的熊猫就没有灵魂,这样的画是会调分的,你看到很多学校的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去采风,其实也是这样的道理,画不能光凭想象去画。”

方洋居住的小区陈福书去过很多次,但要说竹林,陈福书还真没注意过,但是方洋这么一说,陈福书也就信了,一片竹林而已,很多地方都有,又不是什么奇珍异树,就是这办公楼周边,很多农民都会在后山上种上那么一片,竹子有大用还能挖笋,简直不能太好。

“这事是我想岔了,今天准备画什么呢?”

“今天就画个虾戏图吧,好久没吃小龙虾了,要不今天我们去打打秋风?”

铺开宣纸,方洋计划着几只小虾怎么构图,作为生活中最常见团宠,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画虾大师,或许名气上不如前世的齐老,但是虾戏图深入民心,很受爱好者的喜欢。

方洋没想着要超越谁,活着的画师画技再好,他的作品天花板就摆在那,不可能出现天价,所以就只能画一幅作为共赏,当然也是为了活跃书画板块的气氛,方洋也不是靠画画赚钱。

还是选择竖版,这是通例,先用画笔点上一点淡色的墨水,大虾的颜色都偏淡,甚至小虾都偏向透明,要想把虾画好,真正的精髓在于神上,或者说更偏向童趣。

胸有丘壑下笔自然就快,没有任何的点缀物,花费了大半个小时,七只正在嬉戏的大虾跃然纸上,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喜欢,方洋手上熟练的签字盖章,然后照相上传,没做一点的修改。

杨华金和陈福书见惯了方洋这个样子,朱老三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会看起来有点吃惊,“这这这,这也太快了吧,一幅画半个小时,感觉跟玩儿一样。”

方洋呵呵一笑,“这就跟你拿到一首歌,只要稍微看几遍就能演奏出来一样,外行看起来很难,但是内行就觉得很正常,再说也就是画几只虾而已,不是太复杂的画。”

朱老三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如果这要是这么简单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推崇方洋的画呢?而且朱老三也看不出这幅画有什么高明的地方,就是杨华金和陈福书也同样看不出,这正应了那一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俗语。

方洋也没多做解释,不是搞这一行的,你说的再多,也是对牛弹琴,因为别人没法明白你画中的意境,就是没达到一定程度的画家,他也没法明白。

意境三境,第一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方洋就处在第二境上,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即使这样,已经超过全国99%的同行了,但是这样的境界也不过是系统强行灌注进去的,要想突破成为真正的大家,那就必须树立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这需要方洋融百家之长,突破别人绘画的桎梏,走出自己强烈的绘画风格,再经千锤百炼,或许有成功的希望,即使方洋拥有系统,但是系统也不是万能的,而方洋也不是独走画家之路,要想突破,也只能看天意,或许这一辈子都难以突破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