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向暖知道他们来c市还是从大柱口里得知的。

老两口离开后就直接去招待所开了个房间,打算等明天一早就回去。

不想打扰向暖,也不想打扰大孙子。

结果家里那头不放心,就联系上了小云,小云又联系了大柱,大柱闻言吓够呛,赶紧又联系了向暖。

得知老两口来了,向暖一看下午的工作也不用她时刻盯着,喊来小林子跟她交代了一下后就骑车跟大柱一起去找人了。

两人就在工商局附近的招待所住下的,所以向暖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

得知二人已经选好铺子了后,向暖是好气又好笑。

气这两人都不跟她说一声,万一路上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好笑的是这俩口子加一起都快一百四了,居然还有一颗做生意赶潮流的心。

陶三爷道:“现在村子跟以前不一样了,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一把老骨头了,也管不过来了,就打算把位置让给大梁,我就退休了。”

“你们别看你三奶奶一辈子跟我就待在农村了,人家以前也是地主家的小姐还有丫鬟跟着呢,以前家里生意那是不老少。

以前是不给做生意,如今国家的政策允许了,我不得满足下你三奶奶的心愿啊。”

“你三奶奶跟着我这辈子是受苦了,一辈子都待在那小山村,趁着还能走动走动,就出来看看,见见世面,不然那以后想出来都走不动咯。”

“这钱是我们俩自己攒的,是我们俩的棺材本,要是亏本了到时候我俩就裹一床凉席埋了就是。”

陶家虽然还没分家,但自从孙子们都娶亲后,老两口就不要他们上交各家的收入了。

向暖无语,“就冲着你们俩这句话,你们这小吃店我也得帮着张罗起来啊。”

闻言老两口都笑了起来。

陶三爷今年都七十一了,但精气神看着都还不错,也不驼背也不头昏眼花的。

就是有些风湿性关节炎,脸上的沟壑比较多,其他的都挺好。

陶三奶今年也六十四了,虽然中间吃了点苦头,但年轻时候养的好,儿女都长大成人后娶了媳妇,家里有媳妇子帮撑着,她日子也就好过的很。

陶三奶也笑着道:“我家祖上就是做生意的,我知道做生意有多挣钱,我们成本不够,就做点小吃,小打小闹的,也不求挣多少,就不拖累儿孙就行。”

向暖问:“做吃的也累的很,你们俩能行吗?”

“生意要是一般般就行,要是好了,就让你姑姑家的红英来帮忙,她家日子也不好过,趁着我们老两口还在,能帮衬就帮衬下。”

老两口有个女儿,叫陶建云,嫁到了别的公社,家里日子还行,就在前两年,女婿干活的时候把腰给累坏了,干不了重活。

去年他们公社也分田到户,家里的农活都是女儿带着一双儿女操持,怪辛苦不说,还要忍受姑爷时不时的阴阳怪气。

陶建云也知道男人这是因为帮不了家里心里不得劲儿,就是迁怒,也只能忍让,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因为给男人治病,都没钱给儿子娶媳妇了,儿子王红军都二十三了,还没娶媳妇,女儿王建云也十七了,小学毕业后就没念书了,在家帮衬着干活。

老两口想帮衬,但也只能帮得了一时,经常帮衬,时间一长别说儿媳妇了,就孙媳妇也不乐意啊。

所以这次做这个决定也是想帮帮女儿。

向暖闻言点点头:“想好做什么了吗?”

“馄饨。”陶三奶道:“以前家里有个干活的妈妈,做的一手好吃的虾仁馄饨,家里很多事情我都不记得了,唯独记得那个虾仁馄饨的味道。”

陶三奶说话的时候眼里露出无限的怀念来。

陶三爷握住她的手。

向暖道:“馄饨已经有人要做了,我这边有个法子,是我出差的时候在外面看到的,跟你们说说看,要是会做,那个轻松又不费神。”

向暖说的就是麻辣烫。

这玩意只要高汤熬的好,辣汤熬的正,辣碟做的香,就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招待所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正好明天周末,向暖要接二老接到自己家,说明天亲自下厨给他们做一次,要是学会了,可以试试这个。

二老不舍得这边交了的房费,硬是要在这边住一晚,明早再去向暖那。

向暖拗不过他们,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机关家属区的人就看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陶副局长提着一个菜篮子来回了好几趟,又接了两个老人来,不多久,他们家就传来阵阵香气,把楼上的小孩都馋哭了。

烫是向暖昨晚就熬的大骨头汤,小火炖了一晚上。

早上买了能买到的各种蔬菜,又买了一点肉,剁碎后跟面粉以及少部分泡发的香菇一起剁碎搓揉成丸子。

还做了一点鱼丸子,这个太难做了,向暖只做了一碗。

等把二老接来后,向暖亲自下厨。

不仅熬了高汤,还熬了一些辣汤,又调好了一碗辣椒油碟,撒上芝麻,接着将洗好的菜直接丢在高汤锅里烫。

麻辣烫,万物皆可烫。

操作很简单,主要就是汤。

等烫熟后捞出来,一人一大碗。

二老年纪大了,不能吃太刺激的,所以只放了少许调味,向暖给自己弄了一大勺放进去,那辣椒油都飘了一层,看着都流口水。

二老看着这一大碗,再看看向暖的。

然后问:“这就行了?”

“吃吃看。”向暖道:“要是觉得不行,可以馄饨跟这个一起来。”

二老一听也是,三人端着碗到客厅吃了起来。

结果二老把汤都喝了。

饱腹感十足。

向暖吃得也很过瘾。

陶三奶道:“这个跟我小时候跟父亲去京城时候吃的那个涮锅有点像。”

没想到陶三奶小时候就去过京城了。

向暖立刻顺着话道:“就是那个,不过那个涮锅一顿最少都要七八块十来块钱,咱们这个不用,一顿三五毛就搞定了。”

太贵了也没人吃。

陶三爷点头:“是这个道理,老婆子,咱就做这个?你熬汤的手艺也是不错的,这个油碟,我觉得你还能加强一下。”

陶三爷道:“你三奶奶的手艺还是不错的,回头让她试试。”

向暖自然是答应的。

二老就在向暖这住了几天,每天都在厨房里试着怎么把汤熬的更香。

可把周围邻居尤其是小朋友给馋坏了,知道陶副局长工资高,但也不能顿顿吃肉喝汤吧。

可太折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