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哥,你们先在啊!我骑车出去转转。”

正在李文和父亲说话时,李德忠过来打了个招呼,骑着摩托车,后面跟着一群年轻人冲了出去。

“二叔,骑慢点,不要出村子,街道外面到处都是雪。”李文在后面赶紧喊道。

“没马达!”

“你叔一辈子都是个老小孩。”李德佑看着风风火火的弟弟,满脸笑意。

“爸,你学学我二叔,人这一辈子开心最好!”李文调侃道。

“你小子,啥时候还开导开你爸了,翻了天了。”李德佑笑骂。

大冬天现在外面实在冷,等李德忠骑车走后,李文跟助理把其他几辆车推进了院子,人群也跟着散了。

“爸,这人都干啥去了?”李文见客厅没有人,疑惑道。

“天太冷了,都到你婆房间拆你带回来的箱子去了。”李德佑正打扫着客厅,指了指后院房间。

“好吧!”

李文心里一阵感慨,真是那个年代的人都喜欢拆包裹。

“爸,我来打扫,你带小刘他们去大队招待点安顿一下。到时顺便把军叔喊来,我说点事。”李文拿过父亲手里的笤帚说道。

“那行,我带小刘过去安顿了,你刚回来也不要乱跑,这几年公社多了不少盲流。”李德佑叮嘱道。

“我知道了,大冷天我也不想出去。”李文点头应是。

当初李文家翻盖房子时就把老太太房间盖的很大,这样儿孙们回家可以聚在一起。

李文走进房间,只见房间地上摆了满了大小纸箱,墙角还摆着自己一家的行李箱。

而老太太则正带着王春梅妯娌还有一众孙儿媳妇忙碌的着拆箱子,一个个忙的是热火朝天。

再转头看去,只见七个平方大小的土炕上靠墙的三个方向,大大小小围坐着十几个小萝卜头。

此时,一个个小萝卜头们正伸着头盯着柜台上彩色电视机上播放的动画片“阿凡提”。

李文对阿凡提这部动画片早已经没有了印象,但跟着看了一会儿,也感觉很有意思。

还真别说,这年代的动画片虽然没有那么多高级特效,但不管是从人物形象还是从讲话上来说,都很有喜感,而且处处都透露着教育的意义,对小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阿文回来了,底下冷,坐炕上暖暖脚。”老太太慈祥的招呼着李文上炕。

“婆,我不冷!”

面对着坐了一炕的小人,李文才不去凑热闹。

“妈,你不管他。”正在整理箱子的王春梅瞥了一眼李文说道。

“妈,要我帮忙不?”李文讪笑着问道。

“不要,你跟我看电视去,这事是我们女人家干的。”王春梅摆手道。

“那行!”

“阿文,你买这么多奶粉干啥?一下子整了十几箱?咱家现在有没有小娃。”李母指了指门口摞了一排的箱子问道。

“国内奶粉太少了,不容易买,这奶粉保质期长,我多买了点,到时候你们自己留着喝,补充营养。

这些奶粉一部分是成人奶粉,一部分是中老年奶粉,中老年奶粉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喝,成人奶粉让娃和四五十岁以下的人喝。

孩子喝奶粉可以长大高个,老人喝奶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少生病。这还是小芝叮嘱我专门给你们买的呢!”李文笑着说道。

“以后都买成成人奶粉,让娃们喝就行了,我们都黄土埋脖子了,喝那干啥!”王春梅知道儿子是亿万富翁后,也不再骂败家子了。

“哦!”

李文装做知道了,敷衍了过去。

“……”

“阿文,我把你叔喊来了,你赶紧出来。”院子传来李父的喊声。

“好,这就出来!”

“叔,这次回来我还给村里带了一台电影播放设备,你一会儿叫几个人带回去。

有了这个机器,到时拜托一下公社的放映员给咱们村培养一个放映员,以后隔几天就给村里放放电影,让社员娱乐放松一下。”李文指了指客厅摆放着的两个大木箱说道。

“好,这个好!”

“小文,没想到前年我无意中说的事,你一直还惦记着,叔在这代替村委会感谢你了。

有了电影机子,咱们也能隔三差五丰富精神生活了。”李德军欣喜的看着装着电影设备的箱子。

“叔,客气了,都是自己人。”李文摆摆手。

给两人泡了茶,三人围着炉子闲聊了起来,李文也趁机询问了一下村里这两年的发展情况,顺便把下午没说出去的话说了出来。

“叔,咱们村的工厂除了村头的包装厂和酱菜厂属于国营企业,其他的工厂可都是村办工厂对吧?”李文问道。

“对的,咱们村除了村头的酱菜厂和包装厂,其他的四座小工厂都是咱们村的集体产业。”李德军点头应道。

“那叔您说说,村头两家国营工厂和咱们村集体工厂有啥区别没?”李文笑着问道。

“嗐!”

“这我咋能不知道,大家天天都在一块待着。

村头两家工厂都属于国营工厂,工人吃的都是商品粮,都是街道户口,有免费学校,免费医疗,退休了还有养老金,端的是铁饭碗。

滋滋!

那待遇是真的好啊!”李德军咂吧着嘴说道。

“叔,那咱们村办工厂的待遇呢?”李文调侃道。

“额!”

“咱们村的工厂都是咱们村子里人干活,社员在工厂上班都是按工分计算工资,订单和社员收入也不固定,有时多有时少,待遇方面肯定和人家国营大厂没法比。

不过咱们村办工厂有一个好处,除了上交,剩下的可以分红。

这个可比国营工厂好多了,今年光是每户分红就有一千多块。”李德军说着自豪的挺起了腰杆。

李文听闻点了点头,看来村里还没有糊涂,要是把村办企业划到国营工厂里去,那他接下来的话就白说了。

“叔,咱们村是村集体经济,工厂是村集体筹办的,按道理来说每年的收入应该都归全体村民所有对吧!”李文反问道。

“对,村里这几家工厂属于咱们村集体的副业,本来就是咱们村全体社员所有。”李德军点头道。

“那好,前些年还没改开我就不说了,计划时代一切以国家为重。

但这几年呢?国家已经开放了,已经市场经济了,咱们村集体企业应该以咱们村集体为重了吧!

为什么每年绝大部分利润还都上交了?村里一年留的利润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这怎么行,上面这不是拿咱们村集体当提款机嘛!

我可知道全国其他集体经济可不是这样,人家除了必要的税收上交外,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我下午也还了解了咱们村出口的产品,销量已经连续四年出现下降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估计迟早得破产。

我建议村里赶紧收回工厂应有的利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李文毫不客气的说道。

听了李文的警告,李父和李德军两人脸色刷的一下就变得煞白,大冬天的额头已经渗出汗来。

“这,这,这!集体经济已经几十年了,我这怎么和上面开口?”半晌,李德军才结巴的开口道。

李文听见这话,脸色一黑,瞬间对这位堂叔的印象降到了负值,这样的人怎么能撑的起三星村诺大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