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夫君,从我嫁给你后,我便和王家无关了。”

王清雪说得很决绝,似乎看得很透彻,拉着柳淞文的手,低垂着眼眸道。

“王家经营盐矿,柳家经营铁矿,这些本应该就是有朝廷经营的东西,却被世家把控。”

“陛下如今更是锋芒毕露,可他们...我们是劝不动的。”

柳淞文悲呛地道:“可是,夫人,陛下说的那些条件,即使答应了,也可以保证他们的荣华富贵啊,为何非要拿整个家族去赌呢。”

“夫君,你说十两银子就可以让一家普通的农户们,吃喝不愁大半年,可若是你给他们二十两银子,他们会要吗。”

柳淞文似乎明白了,看着远处的皇宫,幽幽地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夫人,咱们吃饭吧。”

王清雪看着想明白的柳淞文,不由得一喜,紧皱的眉头也是舒展开来。

“嗯,吃饭。”

...

“张让,你说这小小的一粒盐,为何能撑起大半个国库呢。”

张让看了看秦川的神色,并无异常后,才小心翼翼地道:“奴才愚钝,能想到的只有家家户户离不开吧。”

“是啊,家家户户离不开。”

秦川放下手中的筷子,幽幽的道:“为何那些个世家,如此的贪婪,朕给过他们机会,可却宁肯背叛朕,也不愿放弃。”

“那盐铁,本就是朝廷专卖的啊!”

这个话题张让不敢回答,但是秦川问,他便只能小心翼翼的道:“陛下,人都是贪婪的吧,不然又怎么会出现那么些个贪官呢。”

张让说完后,半晌都没听见秦川回答,便小心的抬起头看了看,这一眼看的他吓的魂飞魄散。

“陛下。”

张让连忙跪下,他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但是秦川盯着自己的眼神,却是异常的寒冷。

唉,多说多错,自己怎么就学不会呢,张让恨不能给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可是秦川却是幽幽的道:“连你都能明白的道理,那柳淞文却是不知,而那世界明知,却就是不肯改。”

听到这话,张让的心才放了下来,吓死我了,合着是因为世界啊...

“盐,是百姓们每日生活必需的产物,铁更是打造农具的不二之选,可那些世界....”

这个朝代的盐,几乎就是海盐、湖盐、井盐,大体都是取卤作原料,或柴火煎熬,或风吹日晒,水分蒸发后便能得到盐。

海盐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存在池中,在阳光下蒸发结晶成盐。

井矿盐的生产,则是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而湖盐分为原生盐和再生盐,主要采用采掘法或滩晒法生产。

有些盐湖经过长期蒸发,氯化钠沉淀湖底,如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历经数千万年变化形成了干湖,盐晶暴露在表面,不需经过加工即可直接挖取。

可这些制作方法即使秦川知道,又能如何?

开朝之初,吕雉掌朝时,只是为了让原本经济衰退的王朝得以兴盛,因此才向前朝的世家们达成了协议。

最初是民制,官收,商运,商销,效率和收益水平都大大提高。

可随着发展,民制渐渐变成了世家制,而且还是一家掌控分与多家,而上下串联更是逐渐的蚕食了,原本属于朝廷的盐矿。

“都说天下的一切都是朕的,可果真如此吗。”

这个问题张让不敢回答,他跪在地上,低着头,权当没有听见了。

“正祥呢。”

这个张让可以回答,连忙抬起头道:“回陛下,武公公还在赵高那里呢。”

“嗯...秦川点了点头。”

按道理,赵高的办事能力还是可以的,只可惜他不忠于自己,不然以他的狠毒劲,让他去整治这些世家,怕是能让这些世界恨得牙根痒痒吧。

而且还能吸引仇恨,这样以后史书就骂赵高,就不会骂自己了。

秦川又想到了魏忠贤,按照大雪龙骑清理坞堡的进度,恐三月之内,南方的坞堡几乎能全部清楚。

届时那些百姓就不需要施粥,亦能吃饱饭。

“张让,去传令,召魏忠贤回宫,并且告诉他,北方各地施粥不可停,南方看情况施粥。”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

看着张让离开去传令,秦川继续想着。

大秦锐士那边倒是没什么问题,可一直待在荆州府,更何况还是十六万人,虽然粮草是由和珅提供,头疼的也不是自己。

可不能浪费啊。

秦川看着沙盘上的地形,若是大秦锐士顺着长江一路南下,过施州卫,抵达庐州,便可遏制云南,贵州和广西部分的咽喉。

若是在分一路,经岳州府,直抵九江府,南昌府,就能将整个吴三桂的大军死死的抵御在外。

到那时,他便不能轻松的和镇守福建的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尚可喜,相呼应。

赣、陕、甘等省也不会被战乱波及。

想到这些,秦川拿出纸笔开始写起了密信,自然是给白起的。

...

可秦川唯独没有想到的是,作为杀神,他又如何想不到这些呢。

十六万大秦锐士,被他分成了两路大军,一路是十万大秦锐士,驻守庐州,一路是五万大秦锐士,驻守南昌府。

而他则是坐镇荆州府,带领着一万大秦锐士分配着粮草,和后续的补充的兵力。

白起并不打算招募兵马,因为他没时间训练,若是短时间内训练出来的兵马,真打起了可能会对他自己的本部照成影响。

而且,他也很期待吴三桂能早日打过来。

毕竟,自从来到这里,周围的人都在说着吴三桂与秦川。

只不过口碑却是两极分化,刚开始都在说秦川这个皇帝不爱民,可是慢慢的,随着东厂在民间施州,办案推过开来。

秦川的口碑又慢慢的变好了。

可是吴三桂却从始至终,都是被人夸赞的,不为别的,因为这些都是世家散播的谣言罢了。

尤其是最近,越来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