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 第203章 当面叫板陈帆的杜子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3章 当面叫板陈帆的杜子洋

简单的寒暄之后,陈帆把现阶段他认为基础的数学理论,做了一个梳理,并且在黑板上画出了框架图。

礼堂的学生们疯狂记笔记。

“陈教授的理论,实在太厉害了。”

“我真没想过,居然还有这种样子的总结方式。”

“以后再学习数学,思路就清晰太多了,哪里有欠缺,就在这张脉络图上查漏补缺。”

“陈教授这是在为我们搭建体系,从只会考试的竞赛生,到后续的研究方向,最新的前沿理论,都在他的树状图上体现出来了。”

“我觉得看完了心里清楚多了,等到学会了基础理论。后续只要顺着树状图随便一个方向发展,日后都是前途不可限量!”

“从没想过数学学科还可以如此细分,不愧是华国手执牛耳的陈帆教授,这套体系别具一格!”

“……”

竞赛生们疯狂记笔记。

陈帆的讲述是相对务虚,没有什么计算技巧、理论知识、逻辑推理的干货……但是体系的搭建,却给不少人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少年们现在还不知道,陈帆分享的东西,可能是他们未来一辈子都会受益的内容。

除了高中生,站在后排的大学也纷纷点赞:

“这次来的太值得了!”

“陈教授说是指点高中的竞赛生,这不是在指点我们吗?”

“我之前还以为我们研究方向有多了不起,现在想想,就是数学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小小分支而已。”

“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数学这棵大树,未来必定会枝繁叶茂!”

“我室友在宿舍睡大觉,等我把东西拍回去给他,估计他会后悔死的。”

“陈教授的理论深入浅出,我听懂了。等我回去,就拿这套东西和我室友装b!”

“……”

大学生们,对陈帆的讲述也有很高的评价。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陈教授虽然没讲理论方面的内容,这节课却真是一节更比十节强!

在后排坐着的教授们,也是频频点头。对陈帆赞赏有加:

“长江后浪推前浪,把我这个老骨头拍在沙滩上!”

“陈帆教授说的真好。他这个年纪,对学术的观点,比我这把老骨头都透彻,真是后生可畏!”

“陈帆可太厉害了,华国的数学界,有他我们可以放心去了。”

“……”

陈帆说完这些,大概花费了一个半小时。他看了看时间,感觉自己说的有点快了,但语速的问题,已经结束了,也没有优化的办法,总不能再讲一遍。

陈帆询问大家:

“我的框架图已经陈述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欢迎向我提问。”

陈帆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但在其他人眼里,陈帆的演讲发挥,已经属于接近完美的级别了。

竞赛生们没人提问,受制于他们的视野和能力。他们只能听听陈帆的讲话,至于深度思考和提问,目前他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后排听讲的研究生,有人就在做陈帆的树状图上某一方面的研究,往后深挖了一些,陈帆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谢谢陈教授,我听明白了。”

陈帆微笑着示意他坐下。

距离结束还有1小时,陈帆宣布会场里可以自由提问。

主持会议的老师板着个脸:

“大家多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不要扯淡。数学方面的,谁敢问陈教授八卦,今年我必挂他科。”

于是,会场最后半个小时的画风,也变得正经和严肃起来。

中间排,一名博士生站起来:

“陈教授,我想和你讨论NS方程方面的知识。我阅读过您的论文,但是对于37页起,第7-2节,粘性系数为一常数的求解方面不太理解。”

“请问您是否可以校场指导?”

陈帆笑了下:

“这个没有问题。”

说罢,轻巧的把上层的备用黑板拉下来,龙飞凤舞的在上边写了一行又一行的推导公式。

“请大家看这里……”

“为膨胀粘性系数若游动流体是均质和不可压缩的,这时为常数如果再忽略流体粘性,则……”

陈帆娓娓道来。

学生们拼命点头。

后排的教授们边听边思考,站着的大学生们恍然大悟状。至于前排的竞赛生们,让他们直接理解这个,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他们的水平,大多数人都是学好竞赛技巧,偶尔看看论文。但还到不了陈帆证明的7大世界数学猜想这种程度。

刚才提问的男生鞠躬:

“谢谢陈教授,我听懂了。”

陈帆微笑着示意他坐下。

本来,此事应该揭过,但是,从竞赛生第二排的队伍里,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这个方法太拖沓了。”

“如果雷诺数方程左端的加速度项与粘性项相比,可求得斯托克斯流动的近似解……”

这个学生自己嘟嘟囔囔,他的带队老师一脸黑线,狠狠瞪了他一眼。

整个教室都鸦雀无声,怎么就你在教室里哼哼唧唧不明所以。

这可是已经证明了2个世界里难题的陈帆教授!

你还在底下嘟嘟囔囔,说什么方法复杂,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带队老师都准备上去打人了。

但陈帆从队伍里,看到了那道熟悉的身影,脸上露出了笑容。

杜子洋。

陈帆前世的“对手”。

前世,陈帆对这个比自己小5岁,却一点都不弱于自己的杜子洋,有种惺惺相惜的意味。

这一世,陈帆同样希望,科学能够在思辨的过程中,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陈帆制止住了杜子洋的带队老师,没有生气,而是请他回答问题:

“这位同学,你对我的证明过程产生了疑问。认为过程过于繁琐,那么,你有更加简单的证明过程吗?”

杜子洋年轻气盛,也不管陈帆的地位,站起来就说:

“当然了,我肯定不会瞎说八道。”

“我有证明思路,绝对比你的还快还好!”

陈帆点点头:

“那好,位位同学,可否请你上台分享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