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开盲盒 > 第120章 出发前的安排(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出发前的安排(上)

翌日,

皇宫,立政殿。

“臭小子,倒是有点血性”,李二拿着程咬金递上来的出征名单,面露满意之色。

“二郎,在说谁?”坐在一旁刺绣的长孙皇后听罢,扭头好奇出声。

“呵呵,还能有谁?李皓那个臭小子呗”,

李二呵呵一笑,把名单放到桌案上,起身走到长孙皇后身后,环住佳人的腰,手也不自觉的不老实起来。

“哎呀~,二郎,别闹”斜躺在李二怀中,长孙皇后脸颊微红,娇声道。

“嘿嘿~,观音婢,白天又如何,我们又不是没有在白天...\"李二把下巴放在长孙皇后的香肩上,坏笑出声。

“哎呀~,你再说~,妾身就不理你了.....”长孙皇后羞愤的跺了跺脚。

“哈哈哈,不说啦,不说啦”,李二咧嘴大笑,顺势松开怀中的佳人,坐到对面。

看着对面的一脸愉悦的李二,长孙皇后脸上不禁露出一抹幽怨,轻声道\"老不羞\"。

\"咳咳~“,李二轻咳一声,话音一转道“观音婢,你说承乾是不是也该上战场上历练一番了?”

“嘶~”李二话音刚落,一阵刺痛从长孙皇后的手指上传来,让其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顾不得被针刺伤的手,长孙皇后急声道“二郎,承乾还不到十岁,怎么可以上战场”。

“哎呀,观音婢,朕只是说说嘛”,

看到长孙皇后葱白的手指上染上鲜血,李二眼中露出一丝心疼,忙从怀中拿出明黄色的手帕,给长孙皇后擦拭。

任由李二给自己擦拭,长孙皇后依然不放心道“说说也不行,承乾还未加冠,身高也不过马背,此时送他上战场,与让其送死有什么区别”,

“妾身可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若承乾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妾身也不活了...\",

说着说着,长孙皇后竟不自觉的开始抽泣起来。

李二见状,也是一阵头大,

忙出声解释“观音婢莫哭,承乾也是朕的儿子,大唐的太子,朕答应你,在其加冠之前,朕绝不派其去战场历练”。

“真的?”长孙皇后抬头,声音颤抖的问道。

李二见此情形,立刻举起右手,三指并拢斩钉截铁道“朕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看着对面举起右手一脸认真的李二,

“扑哧~”长孙皇后不禁笑出了声。

‘笑靥如花春雨洒,柔情似水满江潮’。

尽管李二与长孙皇后已经相互扶持十余载,但长孙皇后此刻的笑容,还是不禁让李二为之一呆。

如果说十年前的长孙皇后,在李二眼中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那么如今的长孙皇后,便是一颗粉嫩可口的水蜜桃......

看着李二望着自己出神,长孙皇后不禁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面露疑惑,

\"二郎,难道是我脸上有花吗?”

李二听完,瞬间回神,

但看着长孙皇后那可爱的模样,李二此时的内心瞬间升起了一股冲动,

于是起身,三步并作两步,把面前的长孙皇后拦腰抱起,向一旁的床榻走去....

\"呀~,二郎,这还是白天呢.....\"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襄城王府,行云阁,议事堂。

长长的红木方形会议桌,十八把椅子分成两列,共朝主位的那把红木太师椅,太师椅后上方挂着大大的《大唐堪舆图》,铺满整个墙面。

这议事堂乃是当初李皓改造行云阁时,特意仿现代会议室而打造的。

此时,这十八把椅子上,只有四个位置坐上了人,分别是三男一女。

“元宝掌柜,你可知小王爷叫我等来此为何?”芸娘看向一旁的李元宝,率先开口。

李元宝微微摇头,吐出两个字“不知”。

“和尚,你不是最擅长算卦吗,要不你来算一算?”谢清河斜靠在椅子上,看着了痴,漫不经心道。

“阿弥陀佛,算卦那是道家的本事,和尚只会诵佛念经”,了痴眼皮也不抬,语气平静道。

“切~”谢清河无语的翻了翻白眼,他是真的被了痴装到了。

“静静等待便是”,忽然,李元宝轻声开口。

李元宝话音刚落,一道开门声便随之响起。

李皓的身影快速出现了堂内....

“见过小王爷”看到李皓,四人顿时起身,齐声开口道。

“呵呵,诸位不必多礼,坐”,李皓走到主位坐下,笑着出声道。

看着四人落座,算上远在江南的李胖子,李皓眼中不禁露出了一丝满意之色。

来到大唐半年时间,他也算是有了一些班底...

定了定神,在四人探寻的目光中,李皓沉声开口“诸位,今日召诸位前来,乃是有一事需要通知诸位”,

“五日后,我将随大军北上幽州,征伐突厥,短则三月,长则半年方回”。

“小王爷,您身为襄城王府的独苗,也未曾加冠,按道理说,不应该征您从军啊”,李元宝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经历了隋末乱世,他清楚得明白,战争的残酷与复杂,作为王府内看着李皓长大的老人,李元宝是真的不想让李皓涉足战场。

“元宝叔,此次征伐,乃是吾自己要求去的”李皓开口解释道。

“啊?”四人面面相觑,一阵不可置信。

“唉~,小王爷糊涂啊,老谢我从隋入唐,一路走来,见识过无数天灾人祸,而战争,从古至今,都是死亡的代名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说的便是战争,别人躲还来不及,您...”

\"唉~,和尚,你踩我干嘛“谢清河脸色不悦得看向了痴。

不理会一旁的谢清河,了痴睁开双眼,看向李皓,轻声询问“小王爷,可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突利可汗,杀父之仇,不可不报”李皓闻言,面色阴沉,一字一顿咬牙道。

四人听罢,都沉默了。

“唉~”李元宝轻叹一声。

良久之后,

李皓收拾好思绪,沉声开口“今日之所以把诸位齐聚于此,便是为了安排,吾不在长安的这段时间,一镇一阁一楼的发展事宜”,

“请小王爷吩咐”,四人闻言,齐齐向李皓拱手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