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古丽扎郑重其事的站起来,走到迪巴罕的身边,她身穿绒毛大衣,将美好的身姿尽展无遗,加上浑身华贵的金饰,尤其是手上还有一把1尺多长的黄金手杖,衬托的她贵气无比。

古丽扎的黄金手杖,就像古克莫罕的黄金剑一样,是来自黄金家族代表权利的象征,她将黄金手杖的另一端放在迪巴罕的肩上,用温柔的语气道:“迪巴罕长老,我以黄金家族长女的身份,赐封你为至亲之人,从今以后,我将于你视同黄金血脉,必定不离不弃,希望我们能同舟共济,创下伟业!”

这是一种来自古老贵族间的赐封仪式,能够让那些并没有贵族血脉的人获得如同贵族般的身份地位,这是生活在北疆百族的底层群众最渴望获得的“赏赐”之一,迪巴罕显得十分激动,甚至暂时放下了来自巫月教长老的尊严,单膝跪地,接受赐封。

“迪巴罕,去将巴图克统领叫进来吧。”

古丽扎重新坐回原位,恢复到先前的从容淡定,因为身份的转换,她甚至对迪巴罕直呼其名,以表达亲近。

随着烈阳帝国给孟加拉族封王,但是封地却也只是给到了他们原本就占据的孟加拉山,按照北疆草原的规矩,想要新的封地,就需要自己去战斗夺取。

巴图克是奎英最信任的兄弟之一,虽然他并不是王族,却是王族最忠诚的拥护者,在整个孟加拉族中都有很高的地位,正是因为他对奎巴托的拥护,这才导致王位继承者在族中出现了2个声音。

尽管古丽扎大权在握,可对于巴图克依旧不得不让步,归根结底就是他的武勇和能力,现年已经60余岁的巴图克依旧日食10斤大肉,可举500斤的战矛挥洒自如,连他的坐骑猛犸都因为年老衰败而换了2只,他却依然活跃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很快,迪巴罕将巴图克喊来,战兵守卫也重新在大帐中排列开,只见1名须发皆白的健硕老人迈步走进大帐中,他魁梧的身材有近3米高,浑身肌肉虬节,隐藏着爆炸的力量。

不像一般的族人那样皮肤白皙,巴图克的皮肤因为长期在太阳下暴晒,充满了健康的古铜色,并且身上交错纵横的伤疤不下十余条,薄薄的一层兽皮战甲,也无法遮掩这份充满功勋的身体。

“巴图克老爷,根据情报,有一支乾国边军残部正在附近游蹿,正是我欲攻打悬壁关的关键时候,后方万不能有差错,希望巴图克老爷能带人消灭这股敌军。”

古丽扎贵为王后,面对孟加拉族中的第一勇士,她也不得不叫上一声“老爷”,而不是称呼他的“统领”职务。

“既然如此,我便带本部5000精锐前去消灭便是,王后只需待在营中为我杀牛宰羊,晚饭时分必定携乾狗的狗头归来。”

巴图克甚至都没有询问敌人到底有多少人马,以他的战绩论,这番说辞也不算狂妄,只是话语中,将古丽扎看做普通妇人一样,只需要在家里搞搞后勤工作,打仗的事情用不着她管。

古丽扎的拳头在桌案下微微一攥,脸上却不见任何异样。

“5000本部精锐怕是给不了,毕竟那里可是有上百猛犸骑兵,需要拱卫大营不出意外,谁知道是不是‘调虎离山’之计呢?以巴图克老爷的能力,还是将这些本部精锐留下来给我护营吧,奎丝丽年纪还小,正是需要一些安全感的时候。”

古丽扎知道对方不待见自己,直接就将奎英的亲女儿搬出来。

巴图克虽然很不爽这位王后掌握权力,但是对于奎英的子女真的是十分爱惜,闻言也没犹豫便同意道:“也好,那我带3000战虎骑兵、2000鞑鞑游骑去吧。”

“这……不是我舍不得,这也让我有些为难,左贤王拓跋翰顿遭逢大败,急招我们借来的上万鞑鞑游骑回援,人家的兵马我也不好不答应,正要与老爷商量。”

“那些战虎骑兵,都是我带来的嫁妆,倒是可以借予老爷使用,只是老爷还是要小心些,毕竟都是我的娘家人,若是死伤过大,阿父还以为我在孟加拉山受了什么欺负,责问起来我倒是不好回答。”

巴图克眉头一皱,左贤王的“请援令”他也是知道的,只是并不清楚其中具体的事情,而且他的急脾气听不得这番话,一挥手便道:“诶!那便算了,我还不信10万大军里挑不出几千好儿郎跟我作战。”

“老爷先别急,我跟你盘算一番,天汗让我们领军夺取悬壁关,我们从孟加拉山带出来的本部精锐也就5000多人,加上戎古族援助的数千战虎骑兵,还有从鞑鞑族借来的1万游骑,温克族购买的5000战鹿骑兵,再有就是从法维族招募来的1万战猪骑兵,还有雇佣来的翰姆族兽血步兵和罗斯族熊兵,这些就是主战人员了,连骑兵带步卒一起,合计4万余。”

“再加上2万多的辅兵,包括饲养坐骑的,做饭的、一些低级巫医,还有锡金族的铜器铺子,奎巴托带了5000人去运送粮秣,至今未归,还有一些伤病人员,零零总总凑在一起,超过3万余人,实际上我们军队只有8万人不到,号称10万大军罢了。”

古丽扎将“山原红”带来的情报交给巴图克,让他自行查阅,口上却不停地道:“我原本也以为时间没有那么紧迫,哪里知道一场天灾将山阳关毁去,烈阳帝国在北洲的西线攻略因缺乏1条可靠的补给线,而不得不被迫停止,天汗已经下了死令,务必让我冬季结束之前,拿下悬壁关。”

“老爷你也是知道的,悬壁关这么险峻,除了用人命去填,就只能困死他们,如今时间紧迫,先前的围困之策已经不行了,那我们就得拿人命去填。”

“孟加拉族的精锐我自然不会轻举妄动,我那些从戎古族带来的人马也是做最后的准备,能上去送死的,只有雇佣来的这些人,但是没有人押着他们,他们可不会卖命,1万多的雇佣人员上去,我起码还得有1万多人押着他们。”

“如果老爷抽走太多雇佣战兵,我可就没有人命拿去填坑了,到时候孟加拉族如何面对太初天汗的盛怒?”

古丽扎一番痛心疾首的倾诉,将女子为难之处娓娓道来,就好像她现在坐拥10万大军,却千难万难,挤不出什么兵马交给巴图克去剿灭乾国边军残部一样,说到难受之处,甚至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算了!我也不需要你让出什么人来,只带上跟我来的那些人,再加上1000战猪骑兵为我探路即可。”

巴图克听得心烦,高傲的性子最见不得这种婆婆妈妈的女人,偏偏族中事物还都交由她掌管。

“啊?老爷那些本族战兵也才1000多人,而且大多不熟骑战,这样吧,法维族的战猪骑兵我拨给你2000人,另外温克族的战鹿营中还有盈余,老爷自可带上足够的战鹿去代步。”

古丽扎故作大方,就好像这已经是她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巴图克也懒得再多说,将山原红的情报往桌案上一扔大踏步的离开了大帐,从始至终根本没有展开情报看上一眼,态度可谓是傲慢至极。

随着巴图克的离开,古丽扎脸上那委屈的女人姿态全数不见,转而换做一副阴冷面容。

巴图克的本族人马虽然都是孟加拉族的精锐战兵,可那并非都是猛犸骑兵,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步甲战兵,加上古丽扎不肯让出猛犸战象,他也只能用战鹿来凑数。

因为孟加拉族人的身材原因,一般的坐骑根本骑不了,比如法维族的战猪,孟加拉族人坐上去,膝盖都拖在地上,也就只有身材比较高大的战鹿才能勉强骑乘,所以,孟加拉族虽然有闻名北疆的猛犸骑兵,但族中却大多都是步甲战兵,并不熟悉骑战。

巴图克点齐人员,从大营里领了上千匹的战鹿代步,混合2000的战猪骑兵就朝着南面探查去了,因为情报上说,这股乾国边军残部是从山阳关的方向出来的,所以只要撒开战猪队伍,往南方去找,肯定就能找到……

“敌军动了,果然,古丽扎的大营里同样有等阶不低的巫师,可以洞察附近的情况。”

杨毅通过“百里之目”很清晰的看见数千骑兵向南方扩散,显然是在寻找自己等人。

“古丽扎在孟加拉族经营多年,手下精兵强将不少,北疆雪原又是他们的主场,我们还是暂时后退,借助优势速度,从侧翼迂回,偷袭敌军大营,若是能斩杀1~2名将领,甚至擒获古丽扎这位王后,那么悬壁关之危可解。”

徐世忠立即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拿出了可行性的战略,单从理论上来说,杨毅也觉得这是最优解,其余人甚至没有异议,纷纷点头。

“老徐来了之后,你们可都变懒了,都不愿意自己拿主意了么?不急,对方只派出了数千兵马,与我们相当,想来应该只是前锋探路的,我们先往东南方向避一避,将他们的兵线拉开距离,再看他们的后手。”

“既然知道我们这股人马的存在,以古丽扎的沉稳性子,想必不会再冒险攻关,如果她真敢这么做,我也不介意迂回过去,在她菊花上来一刀,就算不能造成多大损伤,也要让她颜面尽失,痛得厉害。”

众人早就对杨毅时不时的蹦出新鲜词语习惯了,闻言也只是笑骂一阵,丝毫不觉得对方那黑压压的兵阵营盘,以及高大如山的猛犸战象有什么可怕的。

这也就是借着今日天气转晴,视线好了一些,才能将敌人的动向探知明白,趁此机会,杨毅制定了转移路线,一挥手,所有人转东南方向行走。

东南方向的深处就是黄金家族所在的大草原,实际上杨毅部所在的位置,正是孟加拉山冰川雪原与大草原的交界处,由于现在是冬季,所以会显得冰川雪原的区域更大,但到了夏季,反倒是草原区域又压过了雪原。

在戎古族与孟加拉族和亲之前,就为了这么一块根据季节不断变化的原野,孟加拉族与戎古族之间发生过无数大小战争,也正是见识到了北疆三巨头之一的孟加拉族强大的战斗力,古烈满都拉才会力排众议,将风华正茂的古丽扎下嫁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奎英。

经过黄金家族几十年的周旋,孟加拉族与戎古族虽然时有嫌隙,但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两族间的和平时期,也让部族得到了休养生息,使得部族达到了空前的繁盛,人口剧增的情况下,对于资源的消耗也更巨大,古烈满都拉在这个冬季冒险入侵北洲,也并非完全是永王的缘故,这本就是一个必然会有的结果。

那股数千人前锋部队在“百里之目”的侦测下,一览无余,自悬壁关下的戎狄大营中向南方呈扇形散开,随着杨毅的后撤,这个扇面就不断被放大,以至于各侦察队之间,最多的时候,相距足有1~2里地,已经给予了杨毅足够的纵深空间。

杨毅立即将队伍化整为零,除了他自己带着1000人的战鹿大队坐镇后方,按兵不动,其余1500人,由众多将领划分成10支队伍,裴红月、徐世忠、张奎、王大海、孙冲、吴铁牛、郑继祖、邹彦、汤容、周庆各带1队150人。

这150人中,有30人是杨毅一直在身边培养的玉宁关老兵,剩余的人算是黥面军的新军,区别也很明显,老兵都没有遭受过舌刑,能够通过呼喊来发号施令。

这10支队伍成针状布置在敌军即将探查的区域里,杨毅的命令就是各自为战,见到人少的队伍就直接吃掉,人多的队伍就立即跑开,或者汇合附近的小队来一起吃掉,到底如何在这个大战场,通过小队间的配合,或是个人武勇,打出灵活多变的战术,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