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刘大壮穿书 > 第156章 空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背包袱了?”杨瑞华有点惊讶的问道:“不会是回娘家了吧?”

“不对。”她自问自答的说道:“这老些年她都没回去过,要是有娘家,她不可能等到这会才回。”

“你说的对。”一直低着头的田马氏附和道:“就算她真的有娘家,这会回去也晚了,亲戚你要是不常走动,时间长了啊!那点关系也就没有了。”

她放下手里的活,揉了揉眉心接着说道:“俺年轻那会,就经常回去,后来,等俺爹娘都没了,他们连门都不让俺进,哼!不进就不进,俺这心里还少了一份念想。”

说完话她还一脸的,不回去更好的表情,但从她有点黯淡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说的有点言不由衷。

“还是您好啊!”杨瑞华有点羡慕的道:“我出嫁那会,爹娘早就没了,他们跟我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没事了别老往娘家跑。”

“好啥好。”田马氏接话道:“俺家那会穷,没啥东西可带的,每次回去都是受罪,吃喝不着也就算了,还得听他们的说教。”

两人这一聊,话题都跑偏了,你说一句我接一句的,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了。

睡醒的顾小芸,从西厢房里走了出来,看到聊的正起劲的两人,有点惊讶的问杨瑞华道:“三大妈,您还搁这聊呐?今儿三大爷不回来了?”

听到顾小芸的问话,杨瑞华看了一眼日头,拍了一把大腿懊恼的道:“妈呀!瞧我这记性。”

他慌里慌张的起身,拎着马扎就走,连个招呼都顾不上打,惹得身后的两人嘿嘿直乐。

秦淮茹抱着刘建平,后面跟着个刘建华,他的嘴里还含着块糖。

这糖是秦淮茹给人家还人情,那位大姐不由分说,塞进刘建华嘴里的,她就是想推辞都没办法了。

她们刚进垂花门,就碰到了从中院出来的杨瑞华,她冲着秦淮茹点了下头,看了一眼廊檐下的自行车,心里想道:“坏了。”

她脚步匆匆的就往屋里走,进屋后没有看到阎埠贵,心里不由的松了口气,心神放松的她这才想起来,今天他们家老阎,根本没骑自行车。

冉秋叶回来的比往常早了点,不知道是不是被阎埠贵给影响了。

她推着自行车进了垂花门,并没有直接回后院,她的自行车上还挂着刚买的菜。

在刘家厨房门口立好自行车,摘下挂着的东西,走进了厨房,把东西都放好后,才转身往堂屋里走去。

以前关系再好那也是邻居,现在不同了,刘家人成了她正儿八经的亲戚。

昨天跟秦淮文确立了关系,心态立马就转变了过来,她可是记得秦淮文说过的话,只要他姐姐姐夫同意,家里就不会有意见。

虽然对刘家的这扇门,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她今天进来的心情,跟以往有着根本上的不同,踏进门的那一刻,心情还是很忐忑的。

主要还是因为,她还是个姑娘,虽然还没有点明他们的关系,但她还是有一种,要见婆家人的感觉。

听到动静的秦淮茹,其实已经在窗口看到她了,但秦淮茹却没有出去,她就没把冉秋叶当外人,以前不会,以后更不会了。

从她跟秦淮文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秦淮茹就有个猜想,这个邻居妹妹,不出意外的话,很快会成为她的弟媳妇。

“姐。”冉秋叶微微红了一下脸,但她还是叫出了这一声,一字之差千壤之别。

中华民族的文字文化,从生活到语言,处处显露着它的博大精深,同样的字在不同的场合,它就有着不同的意思。

“唉!”秦淮茹笑着答应一声问道:“骑车累了吧?赶紧坐那歇着,壶里有凉开水,你自个倒着喝,往后啊!你那屋就别生火了,没水就来这边接。”

心思通透的秦淮茹,从她的神色跟一声姐里面,已经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就看那天吃喜糖了。

她看向冉秋叶的眼神,已经不再是好姐妹那么简单,说出来的话,意思也很明显。

但她没有点明这种关系,害怕冉秋叶会尴尬,矜持是姑娘该有的本色,做到心里有数就行。

“唉!”冉秋叶红着脸应了一声,她的脑袋微微低了下去,眼神都有点飘忽不定,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了,但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阳光从金色变成红色的时候,不管是树木的影子,还是房屋的荫影,都会拉的越来越长。

每条巷子和胡同里,都有从大街上涌进来的人,他们共同的目标都是回家,一天的劳累并没有打垮他们。

您请好!得嘞!回见了您奈!别介!今儿算我的,敢情是您呢?您可别拿我逗闷子。

到处都有相熟的人,他们互相打着招呼,或者是相约喝上几杯,或者是了解了什么事。

偶尔也会有一对男女,或者是邻居聊天,或者是有事要商量,又或者是姐弟在说话,也可能是夫妻,他们会隔开点距离,互相说着想要说的话。

提前回来的黄文辉,终于碰到了李若瑶,也就是他的那位瑶姐,她的肩膀上挎着个包袱,手里还拉着一个小女孩。

脸上并没有昨天的笑容,而是一副,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样子。

走在这满是行人的巷子里,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黄文辉远远的就看到了她,但他不知道要说什么,今天想了一天的话,到了眼前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一个神色茫然的想着心事,一个在努力的组织着语言。

距离就那么远,哪怕有一个人是站着不动,还有一个人是走的很慢,但它终究是能走完的。

正当黄文辉准备开口的时候,就听到李若瑶拉着的小女孩问道:“妈,咱们是要去姥爷家吗?”

“对。”李若瑶回答的不是那么的肯定,也许她也知道有点难。

听了妈妈的回答,小丫头撅着嘴说道:“妈,妮妮不想去,他们都不让咱们进屋,我都没见过姥爷长啥样。”

五六岁的孩子,记不住多少事,但别人对她的好坏,她多少还是能记住的。

闺女的一句话,让李若瑶想起来这几年,每次带着她回娘家,居然没有一次进过屋里。

不是她哥拦着她,就是嫂子拦着她,随便说上几句话,就把她们给打发了,吃喝肯定没有,就连父母都没露过面。

离开婆家的时候她还想着,希望哥哥嫂子,能看在孩子的份上,让她们住上几天。

她心里的那点期望,随着这一句话,瞬间变成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