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刘大壮穿书 > 第139章 舍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人正聊的起劲,刘建国拎着茶壶过来,向着刘清泉问道:“爷爷,饭做好了,是现在就吃,还是等会得?”

刘清泉转头看向他回道:“做好了就端出来,别等了,早点吃完俺们还要喝酒。”

唉!刘建国答应一声,放下茶壶就开始收拾桌子。

听到说话的刘建军,从厨房里端了一大盘,二合面馒头过来,放到桌子上,帮着他哥把多余的东西都拿走。

一会工夫,兄弟俩脚步飞快的就把菜都端了上来,一盘猪肉粉条,里面放了点蒜苗,看起来就香。

一盘辣椒炒鸡肉,红绿两种颜色的辣椒,再加上炒出香味的鸡肉,不用闻口水已经在嘴里打转了。

一盘小葱拌豆腐,里面应该滴过香油,还没上桌,香味已经弥漫了出来。

最后是一盆鸡蛋汤,还有一碟咸菜丝,也就齐活了。

等菜都上齐,来聚会的几个人已经看傻眼了。

心里同时想道:“这是办酒席呢?那要不要随份子钱?随多少合适呢?”

还不约而同的对视了一眼,悄悄摸了摸自己的衣兜,粮票应该够,但这份子钱有点玄乎。

刘清泉看到他们的表情,笑着说道:“都瞅啥呢?赶紧动筷子,今儿这顿,俺也算是跟着你们沾光了。”

听到这话,他旁边的老胡笑着说道:“老刘,你这也太丰盛了,我吃过几次酒席,都没你这排场,看的我都不敢拿筷子了。”

“看你那点出息。”刘清泉摆摆手说道:“我这院里没来过外人,你们是第一批客人,说啥也不能小气了不是?

你们放心大胆的吃,这顿饭没啥意思,就是朋友们聚一聚,不会跟你们要份子钱。”

众人听了这话,也就不再客气,纷纷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刚开始还有点拘谨,几口菜后,手里的筷子就不听使唤了。

就这几样菜,虽然他们也吃的起,但是得下血本,不是过年过节的,没人愿意这么造。

都是干体力活的,一个赛一个的能吃,一盘子二合面馒头,没几下就空了,刘建国又去端了一盘。

女人们带着孩子在屋里,用两个炕桌拼在一起,坐在炕上吃的也是满嘴流油。

不时能听到刘馨香的喊声:“小姑,您怎么又用袖子擦嘴?再这样我就不带您玩了。

建华,不许用手抓粉条,你的筷子是干啥用的?你要是再敢抓,小心我打你屁股。”

“哈哈哈…”惹的屋里人,不停的大笑,不像外面,只有嚼东西的声音。

外面的桌子上,最后一口鸡蛋汤喝完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打着饱嗝。

刘清泉在他们的脸上,挨个的扫视了一遍,看到他们满足的表情。

他也就放下心来,好不容易做了一回东,要是朋友们不满意,他的老脸可就没地方搁了。

刘建国站起身来,把桌子收拾了一下,喝酒的东西都给摆了上来,每人面前放一个酒杯。

又把酒杯里倒满酒,这才拿着酒瓶,站到了他爷爷身边,等着继续倒酒。

刘清泉端起酒杯,环视了一圈说道:“今儿俺是真高兴,大家也都不是外人,能喝的就多喝点,来,一起干了它。”

老少几个男人,仰起脖子干了一杯酒,只听的一片“斯哈”声。

一杯酒下肚,大家的话题也渐渐多了起来。

他们谈论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回忆着曾经一起经历过的事情,笑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

一边酒喝一边聊天,不知不觉中,彼此的关系更亲近了几分。

两瓶酒喝完,大家保持着清醒散了场,他们几个掏出来的粮票,又被刘清泉父子给塞了回去。

刘清泉板着脸说道:“你们要是再这样,这顿酒就是最后一次,咱们以后见面就当不认识。”

被唬住的几人,无奈的收起了粮票,带着满足离开了小院,心里却在想:“刘家父子是真的局气,今天这顿酒,是这些年来,他们吃的最奢侈的一次。”

在这买啥都要票的年代,一次聚会,被他们父子办成了酒席,还真没把大家当外人。

虽然他们父子挣得确实多,但是扪心自问,自己能下这么大的本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做起来,有几个人能办到?

这边的聚会散了,四合院里也很热闹。

原因是,他们这条胡同里有个男人,中午出去买东西,因为没有零钱,就拿了一张两块的,买完东西还剩一块多。

回到家里后,发现兜里的钱没了,这还了得,一块多钱都能买什么?那可就多了去了。

最便宜的大米,一斤也才一毛三,一斤白面不到一毛钱,一斤棒子面四分钱,一双袜子六毛三,一件背心一块两毛八,这一块多钱能买多少东西?当然都是要票的。

一家人沿着他走过的路,又找了回去,但这东西上哪找去?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只要能用的都捡回了家,你把钱扔到地上,是在考验谁?

钱没找到,他被家里人埋怨说;“他一个大男人,连个钱都看不住。”

一路往回走,快到95号院的时候,男人突然想起来,他被阎埠贵拦着聊了一会,还拿走了他的几根菜,会不会是他捡了自己的钱?

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管他捡到没捡到,问一下又不犯法,万一真是他捡到的,到时候好好谢谢人家。

他倒是没想着,钱是阎埠贵偷得,这话说了自己都不信,人家一个老师能偷你的东西?

他给家里人一提,大家一想也对,不就是多走两步路吗?要是能把钱找到,多走几趟也行。

一家人进了95号院,直奔前院西厢房走去,阎埠贵在这附近,还是很有名气的。

胡同里的人都说;“闫老师这个人很热情,每天都在大门口跟人打招呼,就没见过这么热情的人。”

当然也有人说;“阎埠贵这个人很抠门,还非常小气。”说这话的人,肯定是95号院的。

不是95号院里的人,都没把这话当回事,不就是小气一点吗?小气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他一个,这个年月还能有大方的人?手指头松那么一点,一家人可能就得饿肚子。

经历过大饥荒的人,它就没有不小气的,一顿饭的粮食,恨不得分成三顿吃,家里能省就省,能攒的就攒,都害怕再来一次饥荒。

如果让他们知道,阎埠贵最擅长的是算计,而且连家里人都不放过,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