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了,还是个北电高职生 > 第164章 明报交易启示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吴问黄潇道:“你确定要买嘉禾吗?”

黄潇道:“当然。我们果冻传媒现在最缺的就是影院和发行这一块,嘉禾恰好可以填补我们的空白。”

他其实一直在思考果冻传媒的发展,从当初的面馆,到现在的集团雏形,虽然步子已经跨得很大了,但还是发展得太慢。

原因就是,果冻传媒在业界的影响力太弱了。

没有影响力,就没有吸引力,也就聚集不了人才。

没有人才,单靠他和陈熙,两个人一起吃奶也带不动一个集团去飞。

如果有了嘉禾,那就不一样了。

老吴笑道:“呵呵,年轻人的野心真大。”

老吴其实一开始对果冻传媒还是很怀疑的。

果冻传媒才冒头不到两年,虽然有些影视作品让人惊讶,那也只有惊讶,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孩刚会走路而已。

虽然嘉禾没落了,果冻传媒要想吞并嘉禾,不异于蛇吞象。

但是,就在不久前,黄潇非常突兀地卖了家公司,一下子还成了个富豪,这让老吴特别震惊,他竟然有点看不透黄潇了。

黄潇见老吴对自己没有信心,便道:“果冻传媒虽然成立不久,但我们在影视音乐的收益上还是不错的,资金方面,请吴先生务必相信,我们果冻传媒绝对有这个实力的。”

老吴摇了摇头,道:“我知道你有钱,我担心的不是这个。假设我是邹老,我问你:我为什么要卖给你?”

黄潇有点错愕,道:“你想卖,我有钱,下手快,手慢无,就这么简单。难道还需要其他的条件?”

老吴叹道:“也对,也不对。但是,你得想想,嘉禾是邹老的一生心血,他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不可能随随便便交给别人,至少得看你顺眼,让他觉得放心才行。

这既是一种交易,也带有一种感情的寄托和延续。”

老吴又道:“明报你知道吧?”

黄潇点头道:“只要看过金庸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明报的。”

老吴道:“我跟你说一下,当年查先生卖明报的事情,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会问你刚才那个问题。”

于是老吴便说起了明报当年交易的往事。

大约在1989年的时候,查先生宣布,他将淡出江湖。

这意味着,他要把自己亲手创立的明报给卖了。

在当时,明报的影响力很大,经营状况也非常良好,属于非常优质的资产。

消息一传出,便吸引了海内外十多个财团上门,这其中还有李嘉城。

但是,上门求购的人发现,明报不是钱能解决的事情。

查先生对他们表示,他不在乎明报能卖多少钱,他是想找个继承人,继续将明报发扬光大。

在所有上门求购的人当中,查先生没有相中一个。

于是大家全部铩羽而归,纷纷感叹:这哪是在卖东西,这是在找衣钵传人。

查先生自己也很苦恼,自己的子女各有各的爱好,就是不想接手明报。

明报内部,查先生环顾一圈,也没有令他特别满意的人选。

他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无崖子一样,在苦苦地寻找他的俊逸传人。

你说好巧不巧,就在这时,一个虚竹出现了。

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走进了他的视野,这人不叫虚竹,叫余平海。

此人是个地地道道的港人,国外留学,回来后做过报纸编辑,还做个酒店职员。

但他不是单纯的虚竹,他不甘心就这么混下去,自己也开起了公司,员工和老板都是他自己。

他的运气跟虚竹一样好,人品大爆发,两年之内,就将皮包公司做到上市,市值好几亿。

查先生要卖明报,他也想买。

当他看到那么多的财团都被拒绝后,他另辟蹊径,竟然获得了查先生的青睐。

首先,他去见查先生的时候,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温良恭俭让,还展现了自己的才艺,查先生对他第一印象就非常不错。

不像无崖子,见到虚竹后,还说樊少煌太丑陋。

初次成功,余品海便开始不断地和查先生套近乎,还不时地陪查先生去看戏。

不像无崖子,见了虚竹,话没说几句,就将自己七八十年的积蓄,一下子抖出去。

余品海在和查先生交往过程中,总是不着痕迹地抖落自己的私货,大谈自己的办报理想。

查先生对他很是赞赏,甚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甚至到后来,传闻二人甚至成了义父义子。

查先生认为,他能遇到余平海,是他的幸运。

他觉得余平海聪明能干,诚实努力,对新闻事业很热心,余平海就是那个他要找的人,余平海就是明报的天选之子。

无崖子不这么认为,他到死都觉得自己是被动的,虚竹是乱入的。

但此时余平海他个人是没有实力接掌明报的。

但查先生不是一个在乎钱的人。

你没钱没关系,股票分批卖给你。

你对明报不熟悉也没关系,有查先生传帮带。

就这样,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查先生终于将明报全部交给了余品海,他自己彻底归隐江湖。

虚竹没有这个命,无崖子抖落完干货之后,立刻就离开了人间。

掌握了明报实权之后,余品海马上开了一个副本,创办了另外一份报纸。

这份报纸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排版是横排,而不是竖排。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内地都是横排,九七就要到来,我们要符合规范。

不知道是不是余品海人品再次爆发,明报的股价竟然步步高升起来。

查先生老怀欣慰,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但是,就在查先生放手明报没多久,余品海竟然暴雷了。

他在国外留学的老底被人扒了出来,偷窃、私藏枪支、非法刷别人的信用卡等等,证据确凿,他自己不得不承认。

他终究不是虚竹,虚竹比少林寺的井水都干净。

查先生深受打击。

他终究不是无崖子,虚竹虽然丑,但不耽误事业和传承。

新闻界认为,余平海这种人自己都不干净,那还有什么干净的新闻?他担任明报主席,这是新闻界的耻辱。

余平海知道事情太大,他也很光棍,辞去了明报的所有职务,但明报控股权还在他手里,他心里不慌。

然后他的骚操作来了。

他用明报从银行贷来的钱,去投资其他产业,并且还连续失败,导致明报这个上市公司,竟然在1995年被迫停牌了。

然后,他更光棍,把自己的明报股份全给卖了。

至于当初他向查先生所说的办报理想什么的,对不起,我有说过?

但是这哥们的血确实很厚,他到内地去混了,从2006年开始办起了影院,就是后来的大地影院。

老吴讲完之后,问黄潇:“你从明报收购案中有什么体会?”

黄潇想了一会,笑道:“社交达人最吃香,自己的老底自己先扒光,即使再丑,也要好好打扮。

还有,老余非常不厚道,金庸先生太善良。”

老吴也笑了,但转而说道:“归根结底,还是要知己知彼。”

黄潇道:“吴先生跟我说了这么多,看来是非常支持我收购嘉禾的。

不知道邹老想找一个什么买家?

或者说,邹老对以后的嘉禾有什么愿景?”

老吴喝了几口茶,放下茶杯后,只是看着黄潇,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