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仪凤帝说到做到,在敲了秦王满头包后,次日便下旨将其贬为庶人,囚禁在林相藏账本的小宅子里,四周院墙都有士兵守着。

当然仪凤帝比秦王有良心多了,还安排了原王府的刘管事服侍他,又给足了米面油,秦王生活没问题,只是失去了自由。

当然墙倒众人推,刘管事服侍得并不上心,每天简单地烙个大饼,往秦王房里一送,管他爱吃不吃。

人一旦孤独到了极致,精神便会出问题,没人陪秦王说话,没多长时间,他就变得神神叨叨,搞得刘管事更怕了,轻易不和他照面。

时间悄悄流逝,转眼就过了秋收,由于仪凤帝登基之时,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百姓们虽然遭了灾,但留在手上的粮食倒比往年多些。

不过百姓们是高兴了,户部尚书的脸却拉得比驴脸还长,他上奏道:“今年解京的税银竟不如往年的一半,老臣实在周转不开,这官不做也罢。”

仪凤帝尴尬地笑笑,这小老头的脾气还真是火爆,动不动就撂挑子不干。

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谁干这行久了,都可能变成怨妇,更何况仪凤帝动不动就大发善心,哪里遭灾了,大手一挥就免税了。

偌大一个国家,总得养军队吧,还得维护各种基础设施,比如路桥、水渠之类,哪哪都要花银子。

虽然仪凤帝挺节俭,不修陵又不建园子的,但架不住国库没钱啊。

仪凤帝下朝后在内阁专门看过了国库的账本,其中田税、绢布锐减很正常,但盐税少了许多,就让他很不解了。

“我记得青盐帮转行搞运输和矿产去了,难道他们又重操旧业?”

仪凤帝只是降低了官盐售价,让私盐无利可图,当然吃水不忘挖井人,仪凤帝为表感谢不仅给柳帮主封了侯,还允许他们代表朝廷开展海外贸易,又给了几座矿山的开采权。

现在的青盐帮赚银子的速度,可比以前贩私盐快多了。

常小小捧着肚子,又对比去年、前年的盐税账本,发现盐税收入其实连年都在降低,只是今年降得格外明显罢了。

“应该不是私盐贩子,指不定是盐商那边出了问题,或许这其中也有地方官的参与。”

常小小和仪凤帝以前又不是没做过私盐贩子,对其中倒卖盐引、私船夹带的事情门清,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呢。

仪凤帝愤愤不平,“我这边省吃俭用,倒养出一堆蛀虫来了,这事必须得严查,不过派谁去查呢?”

事关盐税,在巨量的金钱攻势下没有什么人能抵挡得住,就算派海御史当钦差大臣查案,估计不用两天就会被金钱腐蚀。

得派不差钱、不爱钱的人去查,而且还要手段灵活,熟知盐业相关知识才行,这么看来人选就有了啊。

“虎哥!”

“柳帮主!”

常小小选的是虎哥,因为虎哥为人交际广泛,关键他是真的不爱钱,不管干什么都是人情往来,绝对不插手金钱交易,就算有人送钱贿赂,也送不出去。

而仪凤帝心中最佳人选是柳帮主,毕竟以私盐贩子的角度去查官盐,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再者柳帮主真得太有钱了,想要用钱去打动他,实在不容易。

“不过他们现在在哪儿呢?”常小小有一阵子没看到他俩了。

仪凤帝想了想道:“柳帮主估计在海港码头,再晚一点怕是要赶着季风出海了,而虎哥的行踪成谜,我还得找人打听打听。”

当初仪凤帝登基后大封有功之人,虎哥当然也在列,只不过他辞官不受,便给他封了一个爵位养老。

仪凤帝派小叶子去御赐给虎哥的宅子找人,结果只有一个聋哑老人看家,问啥啥都听不见,写字给他看吧,老人家斗大的字又不识一箩筐。

把小叶子急得抓耳挠腮的,不停地在老人面前手舞足蹈,乐得老人直拍掌大笑,估计是把小叶子当卖艺讨赏的,还给了两枚铜板。

捏着铜板的小叶子欲哭无泪地回来禀报,仪凤帝无奈地对常小小道:“想来虎哥不在京城,我明日找猴子问问。”

次日一早,微服出宫的仪凤帝来到运河码头,以前这里是虎哥的地盘,甭管是哪个地方来的人,都得老老实实按照既定工价干活,避免低价造成恶性循环,也保证了货主的切身利益。

后面这块就由朝廷接管了,以后来找活的人都得登记信息,统一管理,统一定价,也负责给工人和货主提供各类信息,如今码头相较以往更为热闹。

而猴子就是负责管理码头的官员,虽然品秩不高,但胜在人情不断,而且来往的货主有啥好东西都会分他一点,也算结个善缘。

当仪凤帝找到他时,他正撅着屁股拿着怀铅在木板上写着,“洪运商号两船货,欲送至扬州,有意者可接洽……”

“不错嘛,长进了,还学会写字了。”

猴子听到有人打趣,回头一看是他,立时脱口而出,“皇……唔唔!”

仪凤帝捂住他的嘴巴,“叫我黄公子!”

猴子点头如捣蒜,仪凤帝这才放开手,“我看你还挺忙的,怎么样?还支应得过来吗?”

“皇……黄公子,”猴子恭敬道:“还行,如今这里不单是船运集散地,很多大车行的东家也留下信息,再这样发展下去,咱们还得再招人。”

仪凤帝拍拍他的肩膀,“干得好,到时候给你配几个书吏。”

猴子搓搓手,“那敢情好,哎呀~我写出的字各有各的想法,实在拿不出手。”

“写字是为了让人看懂,工整就行,”仪凤帝这才问道:“你可有虎哥的消息?”

“虎哥他走了,说是天下那么大,他想去看看,反正就是浪迹天涯的意思,”猴子见他一脸失望,忙道:“公子莫急,若是想找他也容易。”

“这怎么找,天大地大,谁知他又在哪处落脚。”

猴子支招,“公子可以发海捕文书啊,他结识的人很多,消息一向灵通,说不定不用多久,他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这倒也是个好办法,京城来往的客商众多,说不定就把消息传出去了。

和猴子又拉了一会儿家常后,仪凤帝回宫后,立即让人去办,当然城门贴的不是海捕文书,而是一张布告,上书几个大字,“虎哥,有事速回!”

这个没落款的布告,很快引起百姓们的兴趣,大家纷纷猜测,虎哥究竟是何人?

一支骆驼商队带着满满的丝绸出京,准备穿过沙漠返回自己国家,在最后一个绿洲补给点时,把这个当作奇闻说了出来。

而此时正在角落喝酒的虎哥,听完后笑了笑,对店家说道:“我要回京了,多谢款待,就此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