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氏听说皇后一切安好,这才放了心。命二儿子给孙太医行礼道谢。

孙太医看着这个看着略显消瘦,精气神儿却特别足的少年,笑着夸赞:“二公子颇有宁老大人之风,来日连中六元之时,可莫忘记请老朽吃杯喜酒。”

孙太医一句话夸了两家人,所有人都很高兴。

正在这时,守在考院外看桂榜的小厮大叫着“二公子高中桂榜榜首……”

这声音传了进来,孙太医立刻大笑着道喜,崔老夫人和宁氏等人也都很高兴,但却不是狂喜,毕竟程谨竹高中解元,早就在她的预料之中。

若想看众人的惊诧之色,只怕得是程谨竹没有高中解元才行。

程谨竹赶紧向孙太医躬身道谢,孙太医哪能让解元公给自己行礼,就算这个解元公今年只有十一岁,是史上年纪最小的一位解元公。

当年程谨竹的外祖父,宁老先生中解元时,十六岁,已经史上年纪最小的解元,如今他的亲外孙刷新了这个记录,只这一点,足够宁老先生骄傲一辈子的了。

徐二夫人赶紧张罗放喜钱之事。

叫人将早就准备好的,簇新的六大筐制钱赶紧抬出来,这六大筐喜钱,是程谨竹外公一家特意为他添喜而提前送来的。

宁国公府的大管家何满,也早就换好了十大筐新钱,就等着为二公子庆贺。

之前二公子连中小三元,府里都不曾摆酒庆贺,何满可是憋足了气,就等着这回二公子高中解元,要狠狠的庆贺一番才行。

少时,报子们果然敲锣打鼓,喧天的鼓乐之声,离宁国公府还有一条街时,声音就传进了宁国公府。

报喜的差役是从北边来的,正好与从南边骑马飞奔而来的几个人走了个正对头。

为首的骑马之人,怀里抱着个身穿火红骑装的小姑娘,小姑娘发带上缀着的金铃,在秋风中发出清越好听的铃声……

小姑娘不是别人,正是长宁郡主程小白。

一大早,桂榜刚写好之时,一只小老鼠爬到房梁上偷看桂榜,然后和一只小麻雀嘀咕片刻,小麻雀扭头就往南飞,很快飞到白山找到了程小白,告诉她,她二哥高中解元的好消息。

这才有了程谨松带着妹妹一路飞奔,赶回家之事。

狼王则因为狼后刚刚化形,还需要稳固几日,它不放心,得陪在媳妇身边,便没跟着回来。

不过自狼二姐以下,四匹单身狼,可都跟着进了城。

因为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四匹狼分乘四辆马车进城。

狼三哥和狼小哥自然是不想乘马车的,可它们被狼二姐狼四姐一通不讲理的镇压,就不敢有别的意见了……

“小大哥快,咱们抢先去给小二哥道喜!”

程小白看到报喜的报子,立时着急地嚷囔起来。

程谨松胯下的马儿一听小主人要抢先进府,立刻“咴儿……”大叫一声,跑出了它前所未有的速度,如一道疾风似的,从报喜的队伍前飞掠而过……

要不是程谨松骑术精湛,怕不得被这匹突然愤发的马儿给闪到地上去。

“小二哥……”

程小白脆生生的声音传了进来,别人还未如何,程谨竹却以着一个文弱读书人几乎不可能拥有的速度,飞快冲了出去。

妹妹去了庄子五天,自从找回妹妹,程谨竹还没和妹妹分开过这么久,程谨竹是真的想妹妹了。

“小白……”

素来清冷自持的小小少年,在听到自己高中解元后只是微笑,此时看到飞扑过来的妹妹,却是笑得仿佛春花齐绽,那灿烂笑容简直让人无法移开注视的眼神!

小白扑进她小二哥的怀中,先一左一右,分别重重亲了一口,然后欢喜的叫道:“恭喜小二哥高中解元……”

程谨竹抱着妹妹,习惯性的掂一掂,看看妹妹瘦了没有。

然后亲昵的和妹妹顶顶额头,这是独属于这兄妹二人的见面方式。

皆因程小白说小二哥是全家最聪明的人,她的小二哥就决定将自己的聪明分给妹妹……

“二弟,恭喜你高中解元!大哥为你骄傲!”

慢一步跑进来的程谨松,笑着嚷了起来。

程谨竹抱着妹妹,抬眼看向大哥,笑着说道:“多谢大哥,等到明年春日,就该弟弟向大哥道喜了。”

武举考试在明年春天的会试之前举行,所以程谨竹才会如此说。

程谨松爽朗笑着应道:“大哥必不负二弟所愿。”

兄弟二人对视一回,眼神最终落到他们妹妹的身上,齐齐笑了起来。

为了这个妹妹,要做他们兄弟做什么都可以,不要说只是考个文武科举而已。

外面鼓乐喧天,被关在书房里的程谨枫急的抓耳挠腮急得不行。

可没有他二哥的话,守在门口的金斧银斧,两个人就像两个憨憨门神似的,压根不许他踏出书房半步。

金斧银斧两人是一对双生兄弟,力气大,身手好,心眼儿实,还认死理。

所以程谨竹才向大哥借了人,就为了狠狠扳他弟弟的性子。

程谨枫打不过这对斧头兄弟,也说不通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书房里抄书,写文章,反思。

报喜的队伍终于到了宁国公府。

“贵府二公子程谨竹程老爷高中解元……”一声声报喜传进府中,整个宁国公府仿佛滚开的油锅一般,顿时沸腾的不行……

二公子是天生聪明,可他素日里下的苦功,每一个宁国公府的下人都曾亲眼看过。

二公子到今年十月里才满十一周岁,自他三岁开蒙之日起,每日勤学苦读不辍。

每天卯时(早晨五点)即起,亥正(晚上十点)方歇,这样刻苦读书的日子,二公子整整坚持了八年。

惊人的天赋加上勤勉的苦学,二公子若是不高中,简直没有天理。

府中好多仆妇,想到二公子的刻苦,不由都落下了心疼和欢喜的泪水。

宁国公程思则还在永宁关,报喜的报子们纷纷给宁氏磕头道喜。

宁氏命人给所有的报子一人一个精巧的喜上眉梢锦缎小荷包,荷包里装着一对足重一两的金锞子,喜得报子们见牙不见眼的,吉祥话儿说了一番又一番。

果然不愧是报喜的报子,这专业素质就是好,报喜的话儿足足说了一柱香的时间,硬没有一句话重复的。

也不能说这些报子们见钱眼看,只能说宁国公府的这份喜钱,的确相当丰富,只那绣着喜上眉梢的锦缎小荷包,都值一两多银子一只了。

报子报了喜,恭敬告退,他们还得去别处接着报喜。

此时,听到动静的京城百姓们都涌向宁国公府道喜。

之前宁国公府的姻亲小舅爷高中状元,宁国公府都大发喜钱,这回二公子中了解元,想来喜钱更不可能少了。

况且这可是程元帅的儿子啊!就算是没有喜钱,京城百姓也愿意来道一声喜,表达自己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