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农家从零开始 > 第279章 文川巷三十六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央一下子就警醒了,是啊!!远的说,就近的七皇子府还住了那么些人。

肯定有部分会在东海县这边定居,现在也没多时间和房子给自己挑选,肯定无法选得完全合自己心意的房子。

文央思考了一会儿:\"掌柜,如果我们买这套房子,几时可以搬过来?\"

\"夫人如果真订下来,正常情况,签好文书过好房契,把银子结清就可以搬过来。\"

掌柜犹豫了一下,看看天色,接着道:\"不过夫人真诚心订这房子,如果银子准备足了,我们马上去办,保证今天把房契过好。\"

南城这边到东城府衙位不是很远,直接过去有车也就两刻钟不到,速度快点应该是能办好。

既然下定决心,文央也不再迟疑,签了契书,先付了五十两银钱给掌柜做订钱和手续费,让丁伯带了户本跟着去府衙办理过户。

约好她回去拿了银钱,去府衙接上他们,一起到房子这边办交割手续。

\"夫人,今天可还顺利?怎滴就你和年花回来呀?\"

\" 兰香我马上还有事出去,你们在家看好小姐和少爷。行李非必要用的,就不要拿出来。我 们应该很快能搬出去。\"

文央说完,就到自己睡的那边,把外衣解开,从贴身的里衣里拿出一千二百两银票。

现在临时借住这边,条件确实没得选,还好简单的拉起布帘,给她和孩子们隔出个单独空间来。

其实银票她都贴身带着,只是在外面,不方便随意取出来,只能先回来在房里取。

拿好银票,文央没在跟其他人说话,又急急的带着年花儿去衙门,还好都在东城。

跟七皇子府住的算是在一条街上,只是一个街尾,一个街中间段而已。

带她们看房的徐掌柜也是个能人,只在门口等了一刻不到时间,他就跟丁伯从里面出来。

边上并排走差一个四十多岁,一身绸缎衣裳员外老爷样的人。

徐掌柜跟丁伯说了句什么,就先跟那人一起往南城房子方向去。

果然,丁伯上了车,就说已经办好契书,现在就一起到房子那边办交割。

\"沈夫人,这就是卖房子给你们的张员外,我们这就一起去把房子做个交接。\"

文央到了门口,刚下车,徐掌柜就迎了上来。

\"张员外好,我们一起去门房,那边交接?\"

\"沈夫人请!这房子里面都是含在房里,这是房里所有钥匙,当时大门钥匙除给了中人一把,其他都在这里。\"

张员外人看起来也算和气,接过身后随从递过来的钥匙,往院子里石桌上一放。

边上掌柜听到,也马上把手里的钥匙放上,说道:

\"我们刚有去叫了,这条街的吴里长,一会儿过来当面做个交接中人,沈夫人顺便认识下,以后说不得有事会打交道。\"

文央其实觉得无所谓,只是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先见见也好。毕竟以前这种要跟外面人打交道的事,多半是沈从文办的,或都让家里丁伯去办。

徐掌柜趁他们看的功夫,已经用用随身带的纸笔写两份交割单和收条。

文央看了下,里面详细写着东海县,文川巷36号宅院一座,房间几何,家具几何,于仁和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买卖双方办理交接,银钱两讫字样。

这时听到门口敲门声,丁伯出去接了个长着山羊胡,穿着长衫老者进来,文央估计这就是吴里长。

果然 ,张员外和徐掌柜是这样打招呼,文央跟在边上行了一礼。

徐掌柜给几人做完介绍,又把关于这处宅院换主人的事说完,吴里长倒没什么为难,在纸上签上自己大名,吴仁。

文央也把准备好的银票递给张员外,等他一一验算完后,把收据签上名字,按上手印。

语气平静的说了句:\"恭喜沈夫人在文川巷定居,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来找我。\"

\"辛苦吴里长前来,这是我家管家丁伯,以后少不得麻烦吴里长。只是这家里还比较乱,只能请吴里长自行打些酒来,沾沾喜气。\"

文央把丁伯介绍了下,单独跟丁伯使了个眼色,丁伯便利索递上来一个荷包。

\"沈夫人客气,那老朽就不打扰你们忙了。\"吴里长脸上笑意直达眼底。

吴里长走后,张员外钱已经拿到,也就直接告辞离开。

徐掌柜边上一一报上办契书,还有加急给文书的钱,算上应该给的中人费,一共是四十八两。

文央看了边上丁伯,见他微微点头,便知道这些没水份。就把徐掌柜递上来二两银子推了回去。

\"徐掌柜,边二两银子就算我单给你的辛苦费,还是得谢谢你带我买到合适的房子。\"

\"沈夫人是个爽利人,我也就不跟沈夫人客气。只是不知,城外的庄子沈夫人想要什么样的?说不得有合适的,我帮沈夫人盯着些。\"

\"我本打算买个靠海不远的庄子,用来养些鸡,鸭,鹅。如果徐掌柜有合适的,也可以帮介绍。\"

眼看天色将晚,文央一边跟徐掌柜说着,出得门来。让年花儿直接把大门锁上,准备明天就全部搬过来。

准备上马车的时侯,看见斜对面那户人家房门大开,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正站在门口,朝这边马车张望着。

那应该就是三十五号人家,出去时文央特意看了下,说起来文川巷门号是真意思,从一到三十六号,总共三十六户人家。

对面一排都 单号,挨着自家一排都是双号,不过看每户人家房门和院墙间的距离估计,每家面积都有大有小。

自己刚买那个,属于中等大小。

回到暂时住的地方,天已经黑净下来,房里点了油灯,因为男女有别,所以四人是各回各自的房里吃晚食。

也只是简单的饼和菜汤,还有一份肉沫炒蛋,因为文央要求大家不要随意外出,所以都没有出去买菜。

这些菜和蛋,还是府里谢侧妃安排,每家送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