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生之苦,非祸福难料旦夕间。

而是看着眼睁睁地看着大祸临头,却无法规避风险。

摆在新野守将陈坐面前的路就三条:

要么:坐视并州军蓄高水势,驱河破城,谓之死路。

要么:出城迎战,与威名显赫于天下的并州骑决死于野,亦谓死路。

要么:弃城而逃,逃往宛城方向。可陈丛大军既抵新野,想来宛城之景还要惨过新野,倒是少了城郭相阻,千余步卒曝于野,终究还是死路一条。

当然。

他还有第三条路可选:投降、献城。

可在明知襄阳近十万大军将援宛城的前提下,陈坐不认为陈丛五千骑兵能胜荆州十万雄师,此时献降落下骂名不提,未必能争活路,甚至还要搭上襄阳一家性命...

况且,刘表于他有恩,不敢背之,不愿背之,不忍背之。

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城中哭声渐起,伴随着数万城民绝望的嘶吼,钢刀划破皮肉,无情地斩杀着冲门的暴民,血水混合着雨水汇聚成溪,染红了本该宁静的新野...

陈坐知道,留给他做抉择的时间不多了。

长久的沉默之后,空气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牵马来。”

陈坐突然开口,吓了身边小校一跳。

“将军?”

“备刀...牵马。”

陈坐望着城下那道悠然身影,说出此四字时牙关都在打颤,嘴皮哆嗦个不停,语气却很坚定。

他当然知道下城搦斗意味着什么。

对方是天下第一猛将陈无敌,便他十个陈坐绑在一起也绝非敌手。

好像...

他是死定了...

但...

他一籍籍无名之贼,能得州牧赏识收为部将,今或许还能借着敌手垂名青史。

好像...

也不枉此生...

这般想着,陈坐迎着小校惊恐的面容重复一遍:“备刀,牵马!”

“喏。”

小校很快捧刀牵马而归。

陈坐翻上马背,叮嘱一句道:“城无主将,降而无过。若...本将卒于沙场,尔等便开城献降吧。”

水匪出身的陈坐当然不在乎城中百姓死活,否则也不至于下令强势镇压冲门暴民。

但他都决定以命报主搏取忠名,陈坐也在乎做个顺水人情多搏些贤名,新野之民领情就领情,不领情也无所谓了。

“将军...”

...

城门开启的那一刻,陈丛面上闪过一瞬间的错愕之色。

就在他以为城中守将狗急跳墙,欲驱荆襄弱旅与他鏖战于野时,才看清门缝开合间,只出来一道孤零零的身影。

驾着马,拿着刀,似是赴死...

城头有气无力的战鼓响起,亦验证了陈丛心中猜测。

这人果然是来赴死的。

事实上。

将令就像后世的高级打工仔,公司经营不善,大不了就是老板继续打工。

甚至很多人在跳槽之后,薪资待遇不降反增。

说是同进共退,死到临头真能践言之人又有几何?

陈丛踢开腚后摇椅,吹响口哨引来绝影,捉枪上马缓向前。

“你...你便是平北将军,陈丛...陈子宁?”

狰狞的枪锋,凶悍的黑马,一身厚重的黑色铠甲在阴雨天的衬托下摄人心魄。

陈坐强壮胆气,想像个英雄一般赴死。

可在死生之间大恐怖下,牙关仍是哆嗦个不停。

陈丛没有嘲笑眼前这个孤身赴死的勇士,挺直长枪,认真通名道:“谯县,陈子宁。你是何人?”

“荆州牧麾下屯军校,江夏人,陈坐!”

陈坐?

有点印象。

此人原是江夏贼,后归为刘表部将,飞马助张虎出战韩当时,被孙策一箭,射于马下。

一个出场寥寥几言便归西的炮灰、龙套,陈丛能记住他的名字还得益于本家之姓。

“陈坐,本将知道你,出身水匪的你,或许并没有什么理由为刘表赴死吧?”

“放屁!知遇之恩,恩若再造!坐受州牧重恩,岂可背之。休要废话,人言陈无敌骁猛无双,某不才,愿领教一二!”

仗义每多屠狗辈。

刘表费尽心思终日流连于与荆州世家博弈之中,却是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

但凡他能稍微分润一眼多看看麾下似此之将,也不至于被荆州士族逼迫至此。

陈坐确实不才,但有此忠心之辈,才是每一位人主的成事之基。

至于世家...

因利而合终将因利分。

心腹、肱骨、合作、伙伴定位不明,刘表还能卒于任上搏一似贤、似庸、不好、不坏之名,只能说他政治手腕还不赖。

但绝非一时雄主之姿。

枪出透心,带出一捧殷红,马分人即倒。

城上苍凉战鼓停了,士卒们悲怆的面容下带着一股劫后余生的雀跃。

未及陈丛打马城下,城门复启,两侧军士纷纷丢下手中兵刃,置盔于侧,伏地请降。

陈丛再望一眼战场上尸骨未寒的本家兄弟,挥动大枪甩去枪头血渍。

“厚葬,碑刻...陈氏英豪坐。”

新降小校偷偷打量陈丛一眼,见对方脸上并无多余神情,这才悻悻道了句:“喏。”

...

陈丛新得新野,敛降卒,放榜安民,得库粮补充大军,却并未令人拆去拦河垒坝,甚至还在下令填高。

以至于稍稍安定些的民意,不过一夜工夫,又惶恐起来。

生怕何时大水决堤,于睡梦中将他们卷入洪流。

翌日。

上至归降新野令,城中豪族,下至城中年长德盛者,无不赶往并军临时屯军营请见陈丛。

皆被并军以‘将军染疾不见外客为由’驱离。

有心之人很快发现,并军虽据新野,并未封闭四门,城内外可正常出入。

有了这一发现,不少人当日便清点细软拖家带口逃离了新野。

也不乏投机观望,及年老体弱不便出行者。

隔日,城中再放榜文,言‘雨季绵延大水泛滥,恐伤下游宛城,故三日内开河泄洪。’

一纸文书下去,投机观望者竞相奔逃,实在难以奔逃之老弱,陈丛还贴心地令人在城西高坡处搭建临时营寨供人歇养。

待到五日,荆州大军浩浩荡荡抵进新野附近,只观茫茫水势阻路。

以及营寨归阵,枕戈待战如狼见羊的并州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