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夜堆首次实验运行的突破性成果,

带来的剧烈反响,最终以充当马前卒的婆娑国挨了一巴掌暂时老实下来,

米国虽然重新恢复言辞激烈的模样,但实际上如同前几世一样,丧失了更进一步动作的勇气为结局。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长夜堆首次实验运行q值大于一的意义,除了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

最大的影响,就是能源价格因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预期改变,短时间内降了一些。

以及大众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彻底实现和普及,乐观了许多。

就像是大多数都支持的那句话,我们以前只是想要将可控核聚变作为能源方式,而现在,我们知道它一定能够实现了。

大多人都对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后的世界多了许多期待。

而对于华国整体来说,

长夜堆首次实验运行的成果,以及这项成果作为导火索,引起的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除了趁着能源价格暴跌那段时间,默默吃进的一大批需要的能源物资。

也意味着,整个世界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某阿美利加州相比莫道前几世提早一两年失去了进一步动作的勇气。

除了刚挨了一巴掌的婆娑国,其他华国的‘邻居’,从之前的缄默,到后面都开始对华国这边进行了一些表态。

事情的后续发展,除了长夜堆本身,基本都和莫道前几世没有太大差别。

最终是,华国这边以一个对双方都还算不错的价格,与多个石油出口国,能源出口国签订了长期的采购订单。

双方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均表示对双方之间的合作感到愉快,希望双方的友谊能够持续并增进。

整个世界,基本就在这种情况下,暂时安静了下来。

不过,

网络上,现实中,对于长夜堆这次取得成果的讨论,要比先前哪一次可控核聚变研究取得成果时都持续很多。

毕竟,意义天差地别。

对于可控核聚变研究,对于长夜堆取得的成果,对于未来可控核聚变将带来什么样改变的讨论,

在国内国外都持续了数个月时间,也是有人始终给这件事情添火。

从欧罗巴洲到阿美利加州。

但凡是能够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插一脚的国家,

都受到了长夜堆的成果的刺激,

选择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上投下了前所未有的重注。

陆续对外宣布,向其本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机构,

投下了令人咂舌的资金。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长夜堆掀起了一轮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赛。

那位米国的可控核聚变项目负责人的话,

受到了华国之外,相当多的各方的认可。

基本都相信,q值在突破一过后,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就只是需要‘走到隔壁街道的糖果店拿起糖果’。

他们自然不可能就看着华国单独拿起那枚美味的‘糖果’。

而且,华国已经证明了q值是能够突破一的。

那他们只需要加大投入,大不了把所有道路试一遍,肯定是能够也q值突破一的。

……

外界的喧嚣,对长夜堆项目组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除了最开始的华新社,后续长夜堆项目也没再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和报道。

一众研究员在最初的振奋和激动之后,

就又在很快收拾了情绪,恢复了日常研究工作,准备下一次实验。

27年一月,春节前。

华国科学院再往上,一位管辖科技发展这块的领导。

正式造访了长夜堆项目组。

实际上,在长夜堆建造过程中,这位领导就到来表达过对长夜堆项目和项目一众研究人员的关心。

此刻,长夜堆取得如此突破性的成果,

正式的祝贺也是理所当然的。

过程中,自然也有些其他的交流。

“莫总设计师,你们取得的成果实在是很振奋人心哪。”

会议室里,莫道与这位到访的老先生单独交流。

张院士退休离开过后,莫道在长夜堆挂的职务是总负责人和长夜堆总设计师。

老人望着莫道,由衷感慨地说道。

“我在这里,再次对你们取得成果表示祝贺,对莫总设计师和所有长夜堆设计者建造者做出的巨大贡献由衷的感谢。”

“特别是对莫总设计师你啊,需要向你说声谢谢。”

“谢谢你的赞赏,这是长夜堆全体研究员共同付出取得的成就。”

“三匹马拉得马车,也需要一匹领头的,莫总设计师没有自谦的必要。”

再简单寒暄了两句过后,

双方的交流逐渐进入到了正题。

“莫总设计师,我们对研究上的问题不是很了解。有些问题想要咨询您这个专家,希望冒昧的地方您不要见怪。”

“您请问。”

“我们想知道,您觉得,可控核聚变距离实现,商业堆的建造还需要多久。”

这位老领导停顿了阵过后,有些正色地向莫道询问道,

在长夜堆的q值突破一过后,莫道这位长夜堆的总设计师,

毋庸置疑就是可控核聚变研究方面真正断层的顶尖专家,

不光是国内,国外也是公认的。

或许是怕问的还不够准确,

这位老领导还补充了一句,

“在投入足够的情况下,您觉得还需要多久?”

这句话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表态了。

什么是足够,多少算是足够。

基本就相当于说,继续研究可控核聚变这件事情上,你要什么我们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

在内外的对可控核聚变堆都如此狂热的情况下,

要说上面没有一点期待,那是不可能的。

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意味着什么,不可能不知道。

莫道看着身前这位等待着他给出答案的老先生,停顿了阵过后,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

这个回答,显然是出乎提问的领导的预料的。

这位老领导都愣了一下。

既然提问这个问题,自然就是想要知道一个时间。

不知道的回答,实在是……

“可能五年,可能十年,也可能二十年,乃至更加漫长的时间。具体多久,可能只有等到彻底实现那天才知道。”

这位老领导听出了莫道话的意思,

“您是觉得,我们距离可控核聚变的实现依旧很远?”

“对。”

“先前让q值突破一的技术路线,不能让q值继续提升到商业堆的要求吗?”

老领导显然提前了解了一些信息。

这大概也是长夜堆本身项目研究人员之外,外部其他人最大的误区。

“走到一是一条路,从一走到商业堆需要的成百,成千乃至上万,需要找到另一条路。”

“让长夜堆走到q值突破一的这条路,倒不是完全不能走下去,只是需要时间和运气。”

老领导听着莫道的回答,大概也明白了,点了点头,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