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无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 > 第330章 造出来,然后看一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0章 造出来,然后看一眼

张院士是没有必要为莫道的想法承担如此大责任的。

他已经超过七十岁,即便是EASt项目在他手下,没办法再做出更大的突破,也不会抹杀过往他在该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他依旧可以满载荣誉,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研泰斗退休。

反倒是支持莫道这比较激进而冒险的想法,让他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但就是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张院士还是选择支持莫道,并压上自己一辈子的科研声誉为莫道担保。

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为一个纯粹的,从事可控核聚变方面的研究者,对该领域技术取得突破的渴求。

这是几代学者的追求,只要有机会,不过舍掉他一身名誉,又有什么呢。

其次,也是关键,出于对莫道的信任。

如果只是单纯作为一个研究者对科研进步的渴望,他依旧会犹豫。

倒不是因为他自身,只是害怕浪费了国家的资金。

不仅仅是先前那个整体调整方案,

而是此前每次实验前调整,莫道给出的建议基本都是有价值的,最后往往经过验证也都是正确的。

信任不是无缘无故的。

而是基于此前莫道一次次累积起来的成绩。

莫道在科研领域展现出来的惊人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能够折服在相同项目中的其他研究员的。

虽然莫道已经说明了这是一次冒险,

但张院士还是愿意相信,通过新建一个不同于EASt项目的实验装置或者实验堆,

能够让莫道找到一些什么。

……

最终,

并不仅仅是张院士选择了信任莫道,

而是EASt大部分研究员都选择了信任莫道,共同担保,向上发起了申请。

同时,莫道工作的另一个单位,首都大学物院也选择给予这件事情一定支持。

最后,由莫道全资投入建设一个新的实验装置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不知道是出于对莫道这位年轻科研天才的期待,还是对莫道赚钱能力的了解,亦或是一位院士以及诸多研究员的担保。

这个极其冒险和激进的方案,还真批下来了一部分钱。

亦或者,可能是这几种原因都有。

莫道是没有刻意隐瞒过自己的经济情况的。

上面估计也多少有些了解,毕竟这一世一些投资莫道很少直接出面,

但实际上这些投资收益是在莫道手里的情况下,巨额的资金流动在莫道没有刻意隐瞒的情况下,还是挺明显的。

但相比于莫道能够拿出来这么多钱,反倒是莫道愿意将这么多钱,砸在一个大概率打水漂的项目上更加震撼。

除非新的实验装置一下就搞出可控核聚变,不然注定这份投资不会有任何回报。

张院士,洪教授,其他研究员了解一些情况之后,

基本都是久久发愣过后,神情有些复杂。

大多数人都不敢说,在拥有如此巨额身家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将这么大笔身家投入到一个希望渺茫,注定没有收益的项目上,

这都是巨额投入搏巨额回报,这只是想要收集一些更多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有价值,也有可能一毛不值。

面对莫道的决定,张院士,洪教授等人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太过于直观的震撼,让大多数人都久久难言。

不过,

这对于莫道来说,倒是很简单。

他就像是一个被困在时间牢笼中的囚徒,

这个世界在固定时间里已有的东西,远没有一个未曾看到的世界有价值。

他无法从这个世界带走任何东西,除了一些不同的记忆。

不管衍生出多少其他理由,

莫道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最核心的目的,

其实就跟前几世做的事情都是类似的。

是相当纯粹的。

——造出来,然后看一眼。

最后,

一个由官方,华国科学院,首都大学以及莫道自己等多方。

共同投资的,一个新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建造项目被确定下来,

并开始设计,建造,落实。

官方直接同意批复的资金大概是占百分之三十。

华国科学院和首都大学自己各再单独拨调了百分之十的资金。

剩下的,就是由莫道自己负担的。

这个多方联合的项目,除了档案中的一串代号以外,

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长夜实验堆’。

虽然是做得寻找‘太阳’的事情,

但此时此刻,他们的确还在漫漫长夜之中,就叫长夜吧。

……

长夜堆的建造过程是有些漫长的。

在设计论证阶段,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

被从EASt项目中抽调过来的研究员,在对长夜堆的设计论证的过程中,是有相当多疑问的。

这些疑问,是基于长夜堆究竟应该建造成什么样而产生的。

长夜堆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相当特殊。

首先它建造起来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收集数据,而不是单纯获得一个各项指标更高的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

这个目的过于宽泛。

总不可能再完全按照EASt一样,再造一个大一点的EASt。

那耗费这么多钱,又有什么意义。

那究竟应该将长夜堆建造成什么样呢。

不过,这种疑惑也没有持续多久。

这是以莫道的想法,以莫道为核心,设计的新的实验堆。

莫道给参与长夜堆设计的一众研究员划了条没有明显界限的方向,

就是——凡是此前未曾用过的,可能有些价值的设计和技术,都可以用在长夜堆上试试。

不是等到长夜堆建成之后,才开始长夜堆的实验,

而是,事实上,长夜堆的建造过程,本身就是实验。

“我们的确没有方向,所以我们可以试着,将所有方向都试一遍,看能不能够撞出一条路来。”

在这种情况下,

从设计到建造,长夜堆项目经历了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

经常有已经被确定下来的设计,又再之后的论证中重新被推翻,换上一个可能更激进的方案。

这种反复的过程中,当然相当耗费资金。

但也的确起了不小的作用,一些此前不太敢想的方案,被拿到长夜堆的建造过程中试了试。

有些被证实了没有价值,但偶尔也有些意外之喜。

另外,长夜堆的设计建造过程中,

除了原来的EASt项目的部分研究员,还新招收了大量其他有能力的研究员,

有些是高校教授,有些是刚毕业的,有天赋的博士。

这也是莫道想要建造长夜堆的另一个目的。

以一个进行中的,超大型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建造项目,

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员,

也是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者。

而在设计建造的反复推进中,

整个长夜堆从理论设计团队,到细分的各研究团队的规模不断膨胀中。

长夜堆整个的建造时间,持续了接近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