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世,莫道和秦怀诗两人依旧没有孩子。

只是对于两人来说,并不遗憾,也从未为此感觉到烦恼。

从十八岁到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乃至更大的年纪,更长的时间里。

两人都对与彼此的相处,从未有过厌烦。

并且也可以很确定的知道,对方也是这样。

在这儿让人内心格外平静的日子里,

时间缓缓流逝的同时,似乎又变得格外短暂。

两人都享受着此刻的平静。

……

41年这一年。

莫道和秦怀诗两人都已经四十七岁。

这一世的秦怀诗依旧追寻着她自己的目标,朝着一位优秀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者而努力,而充实的度过人生中每一段时间。

莫道也没有干涉秦怀诗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

哪怕对于莫道来说,秦怀诗这样追逐人生理想的过程,他已经见证过许多次。

但对于这一世的秦怀诗来说,这依旧是她唯一的人生。

莫道也不需要秦怀诗姑娘为了他放弃她的人生。

就像是秦怀诗姑娘,从来没有对他的人生选择有过疑问。

这一世,对于莫道来说,倒是陪伴秦怀诗的时间比前一世更多一些。

此外,

虽然莫道对这一世做出一些什么成就,并不怎么上心。

但磨磨蹭蹭,

偶尔着笔,

从正式晋升为正教授开始,

花了十年时间。

莫道还是拿出了一部哲学着作。

除了参考了部分未来几十年才会出现的一些新观点之外,

更多的,这本着作凝聚了莫道漫长人生中的一些思考。

在漫长的人生中,作为传奇记者莫道,作为将军莫道,作为旅行家,作为克尔纳青年的精神领袖,

特别是上一世,莫道在实践和丰富的阅历中,还是会有些思考的。

这一世,

莫道算是花费了一些时间,将这些思考,较为系统的,不紧不慢地梳理了出来。

凑成了这本书。

“我还以为,你要再磨磨蹭蹭几年,才能拿出这本着作。”

羊教授接过莫道打印出来的稿件时,半是调侃,半是笑着说道。

“是院系给了我足够多的空闲,才让我有时间提早写完这本书。”

莫道笑着说道。

“咱爷俩可在一个办公室呢。”

羊教授笑着说了句。

院系是给了莫道不少空间时间,教学和带学生的任务都很轻。

但空闲时间,可没看出来用在写这本书上了。

白天的时候,基本爷俩一人一杯茶,就是一坐一天。

“取名字了吗?”

“就叫《思辨》吧。”

莫道临时想了个名字。

“嗯。我先一睹为快了啊。”

对于莫道慢悠悠写了十年的着作,

羊教授真得格外感兴趣,

再说了句,就一屁股坐了下来,就坐在办公室,捧着打印出来的稿件读了起来。

莫道起身,顺便给羊教授倒了杯茶水,

给自己也倒了杯。

然后就坐在自己办公桌后边,和往常一样。

喝茶,随便做点什么,享受着宁静。

那边,

羊教授则是一看,就从中午一直看到了傍晚,

直到羊教授的妻子打电话来找人,

羊教授才不得不勉强从稿件上挪开目光。

接完了电话,再回到办公室,

羊教授望着还没走的莫道,正了正神色过后,

有些郑重地说道,

“莫道,准备把这本书出版吧。要是没出版社出版,我给你出钱出版都行。”

羊教授之所以看得如此入迷。

倒不是这本书有多么妙趣横生。

说穿了,这也是一本专业着作,

或许不算特别枯燥,但和有趣实在是搭不上边。

羊教授更多的,是被书中不断抛出的信息量和严密的逻辑吸引了目光。

这种仿佛能够让人看到崭新世界的书籍,对于羊教授这样的专业学者来说,实在是如同大快朵颐。

“嗯。”

莫道点了点头,只是笑着应了声。

……

让羊教授花钱帮莫道自费出版倒是不至于。

不过,专业性极强的着作,拿到普通出版社也实在是不好出版。

莫道这一世,可能因为此前几篇论文在同领域的学者教授中有一些知名度,

但对于大多数出版社面对的大众来说,显然是无法支撑起一部大部头的销量的。

还好,还算是有兜底的。

最后,莫道这本《思辨》由首都大学的附属出版社出版了。

出版之后的第一时间,

并没有引起任何轰动,市面上也没有任何反响。

只是经由羊教授的推荐,以及高校内和高校间的信息传播。

让不少同哲学系的大学教授们,手里多出了这本书在阅读。

一次售出最多的,还是首都大学的院系图书馆,为了表达自己学校教授的支持,一口气买了十本。

而短时间内,几乎没有任何教授,对这本书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评论。

这也是必然的。

莫道这本着作,慢悠悠写了十年,整本书接近百万字。

如果是通俗作品,那这个长度只能算普通,

但这是一本专业着作,信息量密度根本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绝对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头。

通读一遍,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在这本书发售过后,

差不多一个半月,

莫道才收到了第一个对这本书的评价。

还是来源于最早拿到书的羊教授。

“毋庸置疑的,这是一本很……具有价值的着作。”

羊教授给予了比较收敛的评价,但谈及时,脸上有些激动的神情已经无法掩盖,

“我勉强算是看完了一遍,不过还感觉许多地方没有看懂,准备到时候再琢磨琢磨。”

“莫教授就在这儿,老羊你直接问呗,怎么了,不好意思向自己学生请教。”

“那不行,有些地方还是得慢慢琢磨透了,让人嚼碎了往嘴里喂,理解还是会有偏差。”

羊教授摇了摇头,然后再同莫道说了句,

“不过感觉,相比于哲学内容,莫道你这本书,人类学的内容也不少啊。”

莫道也没有否认,点了点头。

这本《思辨》总共分为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探究了下人类思辨的源头,

列举和挖掘了大量世界各地的例子,讨论了人类哲学原始状态时的共通点。

第二部分,讲了人类个体和整体上的哲学。

第三部分,就是以前面两个部分的内容为基础,衍生抛出了不少崭新的概念,以及思辨哲学。

就像是羊教授所说,

这本书,大概就是一半人类学,一半哲学的内容。

……

而在羊教授之后,

终于也陆续有了一些其他人的反馈。

基本都对这本着作,给了不错的评价。

其中,首都大学的‘宿敌’,

首都另一位着名大学的哲学系教授,对这本书最为推崇。

在公开的场合,对这本书评价道,

“……我可以说,这是一本超出时代的,伟大的作品。”

“作者莫道教授,以超出时代,超出时空局限的目光,洞穿了一些哲学和人类本质的东西。”

一些教授的推崇,给了这本哲学专着一些热度。

但也就到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