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汉王,何事如此急切?”匆匆赶来的田丰擦了擦脸上的细汗,拱手一礼,急声道。

而他声音方落,就见贾诩也喘着粗气,到了刘备的中军大帐。

虽说刘备、田丰和贾诩三人都在黎阳。

但刘备其实只处理重要军务和朝中大事。

至于军队的日常情况,都是田丰在管。

而贾诩则是包揽了黎阳城内的政事。

刘备亲卫传令,让他们赶至中军的时候,田丰正在大营几里之外训练士卒,贾诩也在黎阳城内苦哈哈的忙政务。

追随刘备这么久,两人还是第一次见刘备的亲卫能这么着急。

他们还以为是天要塌了呢!

因此,一接到军令,他们就着急忙慌地过来了。

而刘备虽然冷静了一会儿,但还是怒火中烧。

一听田丰开口,刘备眼中的杀意与怒气几乎凝成了实质。

他挥手示意两人先坐,随后深呼吸两次,压着火气开口解释:

“子满他们传了军报回来,说鄄城的程昱逼迫六百三十二名百姓上了战场!”

这话一出,贾诩瞬间明白了刘备今日为何如此动怒:

百姓们被逼着上了战场能有什么好下场?

十成十都死在战场上了。

思及此,贾诩坐在了稍远些的地方,一言不发。

倒是田丰脸色一变,想都不想,就咬牙切齿的骂道:

“竖子!岂敢如此?!”

“不止!

程昱以百姓为人质,逼正南退兵,但却在正南答应以后,言而无信,趁正南疏于防御,率军冲锋,将百姓们推进了利木中。

六百三十二名青壮百姓,全部死于乱军之中。

甚至程昱在自觉突围无望后,还将我军战死的士卒尸首拿来填充陷阱,以供他们逃回鄄城!”

说着,刘备的怒火慢慢从心口往头顶冲,待话音一落,他再也压不住脾气,怒拍桌案而起,横眉怒眼道:

“备已决意率军亲往鄄城,不杀程昱,我誓不为人!”

两军交战,即便是不择手段也得有个度!

拿他军士卒的尸骨来给自己垫脚,这程昱倒是什么都敢干啊!

况且,百姓们能有什么过错?

世道艰难,他们本就是夹缝中求生,偏偏程昱还火上浇油,逼百姓送死,简直丧尽天良,人神共愤!

听到刘备的话,不说田丰的愤怒与惊愕,连老神在在的贾诩都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将已经战死的士卒丢进陷阱里!

这程昱也是个狠人啊!

但见刘备如同一座喷发的火山,贾诩识趣地将这话咽进了肚子里。

听刘备决定亲自领兵南下,田丰立刻道:

“汉王,丰随你一起!”

但刘备却摇了摇头:

“不,黎阳城跟陈宫、乔瑁等人隔岸对峙,至关重要,备决意一人前往鄄城。

田先生,你与贾先生便都留在此处!

备请二位前来,除了想将黎阳托付之外,便是想请两位助备一臂之力,为备出计破了这鄄城!”

说着,刘备将军案上的战报递给了两人。

刘备方才说的不过是程昱的恶行,要想了解真实的战况,还是得看完整的战报才行。

两人接过战报,快速翻阅起来。

刘备也坐了回去,而后倒了杯茶,慢慢饮用,边等边平复心情。

片刻后,两人览毕,田丰也冷静下来,客观分析道:

“程昱大败,手下兵力完全不足以作战。

丰以为,最好是耗到敌军粮草用尽之后,军心不稳之时,招降敌军。

正南不是说徐晃在百姓的问题上,并非与程昱一样吗?

或许,能从徐晃入手,兵不血刃拿下鄄城。

实在不行,一鼓作气攻破城邑。

如此,我军损失也不会太大!”

但听到这话,刘备眉眼一沉,态度强硬的出言拒绝道:

“不!

程昱干出这种事情,备决计不能容忍他多活一刻!

田先生此计见效太慢,可有别的计策?”

虽然刘备这么说,但田丰却依旧坚持:

“作战最忌急躁,汉王再想为百姓报仇,也得以大局为重,不可执念于攻破鄄城,斩杀程昱。

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才是汉王身为六军主帅应该做的选择!”

可这劝谏之语,刘备完全听不进去。

他素来温和的目中此时盈满了杀意与愤怒。

只见他一拳砸在军案上,怒道:

“什么大局?!什么选择?!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难道你要我明知道程昱逼死我大汉子民,还得装聋作哑,放他苟活于世?!”

“汉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一城百姓的生死,怎么会是小节?”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各有各的道理,眼看要吵起来。

贾诩见此,赶忙出来拉架:

“好了好了,汉王,元皓,有话好好说!

这程昱十有八九已经开始吃人了,无论早攻晚攻都行,不必吵了!”

这话一出,刘备和田丰不约而同的转头看着贾诩。

“贾先生,你说……什么?”刘备觉得自己好像听错了一样,不可置信地问。

田丰也愣在了原地。

而贾诩面色丝毫不变,指着战报上的几列字,冷静分析:

“你们看,正南说他设计烧粮,也看到了城中大火,但最后却说计策失败,甚至敌军士卒交代,他们后来还吃上了几顿荤。

田丰顿时猜出了贾诩的意思。

他咽了咽口水,侥幸道:

“那……这也不能证明程昱大军食用人肉吧?”

这太过耸人听闻了!

但贾诩继续道:

“诩猜测的原因有三。

其一,正南说是看到城内多处飘起黑烟,这才发起攻城。

能在城外几里就看到浓烟,这火势就绝不会小了。

诩以为粮草必然是烧了起来。

而且,正南所用的雀杏计,不可能只针对军粮。

城中的粮仓十有八九都被烧着了,这与正南所说的多处有火情,完全一致。

而那时候,典将军正率军攻城,程昱救得了一个粮仓,救不了所有。

因此,鄄城粮草至少烧了七八成。

仅剩的那些,不可能支撑大军生活。

其二,程昱和徐晃,可是被一路追杀去了鄄城的,那鄄城怎么可能会提前准备好肉食?

别说如今天气转热,肉食难以存储。

就说能供给军队从将领到小卒都食用的肉食,那量得有多大?

就算是将鄄城所有的牲畜都给宰了,也不可能供给数千大军一顿的吃食吧?

何况,他们还吃了数顿!

再有,肉食与粮草,孰轻孰重?若是有粮草,程昱会给小卒食肉?

其三,为了活下去,程昱能毫不犹豫送百姓赴死。

这就足以证明,百姓在他眼中,与牲畜工具无异。

没有粮食,士卒就会哗变。

那这种情况下,以程昱的心狠手辣,你们觉得,鄄城之内,除了人肉,他能拿什么东西,来堵士卒的口,还能让士卒暂时没有怀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