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陌上长安情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珍妃李氏,自幼就是宁国候府娇养着的,从小记事起,吃的用的,就是顶好的,未曾比别人有过差的地方。

所以在后宫在这个地方,珍妃也是断断不愿意落在人后的,今日这件事情,其实也就这样吧,不算什么的,

可能在以后,也会用一些更毒辣的手段,变成一个蛇蝎心肠的深宫夫人,此后一生,便算是这样就过去了吧。

珍妃沉静下来,心中却越发难过了,但是转眼之间,看到了这身上的妃位才能特供的江南特品丝绸,

看着这华服之上,如斯精致的绣工,这也是十几个巧手绣娘连绣了一个月才能赶工赶出来的。这样的锦衣玉食的日子,这样的至尊的日子,自己怕是放不掉的,

珍妃看着看着,就突然眼中透出了一丝绝望,因为她有些搞不清楚,自己爱君上,到底是因为什么。

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要入宫的,不管即位的人是慕容僰还是别人。

有时候,特别是在这种时候,尤其搞不清楚,爱的人到底是慕容僰还是爱的是慕容僰那个身份所带来的尊贵,所带来的被人所畏惧,拥有哪些荣华富贵的感觉。

珍妃,笑了一下,她心里那样明白,自己看不得殷逐离痛快,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还有就是自己那样看不得殷逐离的过去,她过去是多么的恣意潇洒,能在漠北纵马,打仗,干着那些男人们都无法做的事情,成为了这后宫的所有女人都无法成为的人。

珍妃想着这些事情,窗外的夜色渐渐浓了,秋天到了,越是到了深夜,越是露气重了,夏末的蝉能活到现在的,也不多了。夏末秋初的夜晚,几只寒蝉有气无力的叫着,想像是耗尽生命中最后的力气还是要叫出声来。

凤仪宫

姜嫣手中拿着一串佛珠,一直在捻着,不知从何时开始,姜嫣年纪轻轻的,竟是已经爱上了吃斋念佛,仿佛是与世无争一般,但人人都是清楚的,真真正正处在后宫这个大漩涡之中,想要洁身自好,明哲保身是多么的难的。

姜嫣听着茹茹说着那些情况,手中不停的在转动佛珠“娘娘,今日里已经日落的时候,珍妃还前去钟粹宫看望了一下宸妃,莫不是因为宸妃这些时候被君上看重。”

“所以就连珍妃这般矜贵傲娇的人也紧敢今天去钟粹宫献殷勤去了啊。”

姜后脸色在茹茹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低沉了些,手中一直转动着的佛珠也被紧紧捏住了,指尖微微开始泛白,但一瞬间之后,又开始重新捻动佛珠。语气还是同以前一样的平淡,只是多了一些不可察觉的怪异“你真觉得珍妃李氏是去向那殷逐离献殷勤的吗?那你恐怕是小看珍妃了。”

茹茹蹲下身,轻轻的捏着姜嫣的腿,慢慢的按摩着,力道位置都刚好的“那娘娘觉得,珍妃今日里去钟粹宫到底是做什么的呢?还恕奴婢愚钝,真真是想不通的。”茹茹笑了一下,脸上却是带着淡淡的疑惑的。

姜嫣,垂下眼眸,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佛珠,那样的精致,嵌金丝的小叶紫檀的珠子,这凤仪宫用的东西,一贯都是这般的精致。看着看着,姜嫣笑了一下,眼睛里面些许带了些算计的意味,平白让姜嫣这张温婉的脸,变得有些小家子气了“珍妃耳朵为人,你还不清楚吗?”

自己从不愿比旁人差了半步,我与魏贵妃倒也罢了,一个位居后位,一个贵妃之位,都是因为资历老些,比她李氏入宫更久一些,而且魏贵妃还是诞下了皇嗣的,她自然不能说什么。只是殷逐离却是真真切切让她心里不舒服的,珍妃也是在宫里有了时日,资历深了之后才从嫔位上升上来的,凭什么殷逐离回生都就是直接被君上册封的妃子啊?”

茹茹笑了一下,了然的点了一下头,自己也渐渐想通了一些关键,“所以说,按照珍妃娘娘的性子,断是不会就这样吃了这个哑巴亏的,总是会想要从旁的什么方面去讨回来的。”

姜嫣看了茹茹一眼,“正是这个道理,所以今日本来殷逐离就是在南山受伤流产之后才回宫的,珍妃这一次前去,也许就是去奚落一番,不过倒是按照珍妃那般的性子,虽是任性了些,倒也闹不出大事。”

夜越来越深,但是这后宫的一谭深水,面上波澜不惊,内里一直都是暗流涌动的。

次日清晨,整个宫城还笼罩在薄雾蒙蒙中,甬道上,宫人们刚起来洒扫,天边的晨光渐渐露出来,驱散了一片雾霭沉沉,让这座宫城也看上去没有那般冷漠了。

自从昨天夜里,慕容僰下了那个命令之后,今早天还没亮的时候,陆子昂就把李现派去了风渡,其实风渡就在生都城郊,是一个首都旁的小镇子,坐落在大苄的最长的江,风凌江边。江边的渡口那样一整片都是南家的,连绵不绝的数十里庄子,住的都是南家的本家人。

这一代南家的家主,名叫南宇阳,李现其实不怎么知道这个人的,虽然大苄第一的商贾名流南家的家主,但是南宇阳本人却是神秘的,一般很少显于人前,谈生意这些事清,南宇阳本人也是极少出面的,只是让自己本家的人去谈,所以哪怕南家家主在外声名鹊起,却还是极少人能见到他的。

李现来到风渡之后,只觉得风渡的风土人情是和生都有些不同的,生都正因为是首都,所以人人都是紧张的,那种莫名其妙的紧张,街道上的行人皆是行色匆匆的,从来皆是来不及看路边的风景。但是李现如今来到风渡,却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哪怕风渡离生都也就是骑马两个时辰的路程,但是这里的人却是完全不像生都的行人一般压力如此之大,而是莫名洋溢着一种无端的祥和。

风渡这边是有县官的,却是基本未曾管过风渡的事,因为在这个地方就像是根本不用县官管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