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北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历时50天,共歼敌8.3万余人,收复城市42座,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将东、西、南、北满连成一片。

从整体来看,东北民主联军展开的夏季攻势收获确实很大,但自身的伤亡也不小,其中以一纵损失最为严重,被迫撤出了战斗。

其他各部队也各有损失,有些损失大,有些损失比较小,总体来说各部都需要补充兵员。

但新兵招募哪里来得及,北满的情况就是如此,由于能当的兵青年大多都选择了当兵,剩下的条件不够,不是年龄偏大一点,就是年龄小,要嘛就是家庭条件不符合。

想想也是,东北这片土地上据说也才三千万人口,但大多都集中在沈阳周边地区,那里人口稠密,工业基础很好,是闯广东的首选之地。

而黑省偏向北方,靠近老大哥,地广人稀,人口自然没有那么多,又因为土匪盘踞其中,一直是土匪们的乐园。

一直到石磊率领的独立十八师向黑省进军,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曾经匪患遍地的黑省,变成了如今北满主力的根据地。

不仅仅供养了北满主力部队的后勤补给,自从夏季攻势期间,北满与南满打通了联系之后,又负责起了南满主力部队的后勤供给。

根据地的老乡们对于东北民主联军的支持是不留余力的,但在兵力问题上也是无能为力的,毕竟人力就这么多,总不能让剩下的青年抛下父母不管不顾的从军,政策上也是不允许的。

东总指挥部内,政委与参谋长一脸的愁容,征兵工作进展不是很顺利,并不是老百姓们不支持,而是条件不允许啊。

司令员坐在椅子上看着地图出神,时不时吃几颗炒黄豆来缓解一下自己内心的焦虑,说实在话,自从来了东北之后,满负荷的工作使得他原本不是很好的身体又开始出现毛病了。

久病成良医,如今他不仅会给自己开药方,自己抓药煎,还找了一些办法来缓解自己的病情。

“我看没什么难的,独立十八师的石磊同志不是做出了榜样了吗,对了他的报告交上来了吗,这小子的报告一向写得很好,通俗易懂。

你们都看一下吧,看完之后没什么问题就让人发给各部队,顺便也给中央发一下,这是很成功的经验啊,解放战士,很不错的称呼呢。”

听完司令员的话,政委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是呀,当初这还是自己亲自交待的,后来忙就没在关注,一时间给忘了,这不是刚刚好嘛。

俘虏怎么了,想当初还是红军的时候,多少俘虏愿意参加咱们的红军部队,怎么到了现在,反而忘记了老本行了呢,那些国军战士也是穷苦人出身,没道理会为了国军的官老爷卖命。

“啊,对对付,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整地夏季攻势,其他各部队多少都有一些损失,只有他独立十八师是越打越强,部队还扩充了不少呢。

如果不是因为后面打阻击碰上了新一军,哈哈哈,据说石磊同志到现在还在耿耿于怀呢。”

“说到底,这一次还是咱们太过于轻敌了,以为充分了解了国军的战斗方式与战斗力,结果吃了个大亏啊。

虽说如今咱们东北民主联军的野战部队的兵力已经基本与国军持平,但正面硬碰硬上,我们还是有所不如的。”

参谋长在旁边补充道,想想也是,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部队武器装备确实不错,但是国军的主力部队也不差啊,还有飞机坦克大炮,各兵种之间的配合也让东北民主联军吃尽了苦头啊。

“那就这么办吧,给各部队发电报吧。”

独立十八师指挥部,此时的石磊正忙着新兵下部队的事情呢,这事情可不小,一下子补充了一万五千多战士,独立十八师的腰杆子瞬间就硬了起来。

自从上次东总抽调了近五分之四的兵力后,石磊与师里面的高级指战员们费尽心思,啥办法都用上了,总算将部队重新给拉了起来。

如今新兵下放部队,全师人数再一次突破三万大关,与主力纵队的总兵力又近了一步,到时候哪个纵队敢小瞧独立十八师的。

“师长,东总电报。”

石磊接过了电报,还没来得及看电报的内容,眼睛一扫就看到了电报结尾处写着101代号,不由得慎重起来。

结果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只觉得里面的内容无比的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里面的内容是关于俘虏兵的问题,里面的方法与自己的不谋而合。

等等,不对啊,这内容好像就是自己写的报告啊,因为政委的要求,石磊尽量写的通俗易懂,用的全是大白话,生怕干部们看不懂,以至于一时间自己没能想起来。

“都看一下吧,这一次,咱们师出名了了。”

眼巴巴等着分配新兵的干部们不知道自家师长又整出什么活来了,面面相觑,纷纷传阅,看完后一个个的欲言又止。

“都说说吧,干嘛欲言又止的,咱们这里可是部队,又不搞一言堂。”

“师长,这口吻语气,好像是您写的报告吧,毕竟这么了解这个的,我想除了您也就没谁了。”

“是呀,是呀。”

“师长,这么说东总是想全面推广了吗,那到时候,俘虏也成了珍稀资源了啊。”

李胜行说完话,孙四海冷不丁的来了这么一句,李胜瞬间就来了一个笑容消失术,如今的他已经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是一名合格的高级指战员。

孙四海这一提醒,瞬间让他明白了一切,想想也是,独立十八师刚体验过俘虏兵放下包袱,以解放战士的身份加入独立十八师来。

这刚尝到了甜头,还没捂热乎呢,大伙全知道了,这以后想补充可就难了,盯上这块蛋糕的人可就多了。

毕竟解放战士可不是那些新兵可以比拟的,他们的战斗素养非常的高,有些还是老兵,啥武器都会使用,除了大炮,因为炮兵第一时间就被丁鹏拉走了。

各种技术兵种比较齐全,跟咱们自己辛苦培养不同,里面的战士有一些就会,比教官还熟,这哪个指挥官不喜欢啊,只要思想政治教育跟得上,他们就是最可靠战友。

好家伙,现在成了紧缺资源了,这一次的俘虏比较多,还没来得及释放呢,当时情况比较紧张,当场发路费的话,他们就有可能再次被抓回去当兵。

索性就一股脑的带回根据地了,本来李胜都已经打算好了,等分下新兵之后,就去俘虏营那里逛逛,看看能不能多招一些解放战士的,毕竟总政治部的同志正在给他们做思想政治教育呢。

这下好了,哪里轮得到他们啊,这一次主力部队损失挺大的,肯定会优先补充给他们,等轮到独立十八师的时候,那些好的肯定被挑走了。

“行了,别一副掉了钱似的,眼光放长远一点啊,以后的仗还多着呢,别老是盯着这一批不放啊,以后的更多,还是主力部队。”

“哈哈哈哈”

……

李胜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赶紧坐了下来,急于开会。

这一次,石磊没有拖拉,很干脆的将新兵补充到了三个主力旅,剩下的补充到炮兵部队跟后勤运输部队,只有极少数补充到了警卫团。

反正石磊也是想明白了,想要建立一支多兵种的综合部队是不切实际的,受困于后勤的原因,一直制约着部队的战斗力。

而且多兵种,部队里没有人会使用,那跟废铁差不多,没啥用,就比如日制的反坦克炮,弹药的补充一直是个麻烦,还不如单独成立一支部队,需要的时候进行支援。

只可惜了掷弹筒这个大杀器了,随着独立十八师武器的更新换代,掷弹筒的威力已经跟不上新的战术了。

毕竟打不下来的火力点直接呼叫大炮支援,或者直接60迫击炮或者小钢炮攻击,而且60炮确实比掷弹筒好用,射程精度射速威力皆优于喷手榴弹的日军掷弹筒,可实施的战术布置更多。

掷弹筒的淘汰已经成了必然,主要是掷弹筒的威力不够,且太依赖手感,手稍微偏一下,就有可能偏移目标。

一下子将掷弹筒淘汰掉也不现实,毕竟攻城战的时候,巷战里面用得上,敌人的火力点封锁了街道,等迫击炮上来的时间里,指不定牺牲了多少战士呢。

这时候有一门掷弹筒的话,就能拥有反击的能力,甚至敲掉敌人的火力点,所以,石磊决定一个排配备两到三具掷弹筒就行了。

交给老兵佩戴,其他战士帮忙携带多余炮弹,战斗的时候可以持枪战斗,需要的时候直接从背后拿出掷弹筒瞄准就行了,非常的方便。

剩下的就交给60迫击炮或者小钢炮就行了,实在不行,呼叫大炮增援也行,毕竟咱们如今也富裕了,不再是打上三枪就得冲锋的部队了。

可惜了,要是掷弹筒的口径再大一些就好了,口径大就意味着威力大,到时候就是敌人机枪的噩梦了,可惜淘汰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