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不亮,地头上已经挤满了附近几个村子的老百姓,初春的严寒依然不能阻挡他们对于土地的获得,现场乌泱泱的一群人,东一头,西一堆的。

他们或蹲或站着,眼中全是期盼,身上把家里能穿的都穿上了,看起来五花八门,但这是他们唯一御寒的衣服了。

也许此刻的等待,是他们人生中最为漫长的等待,寒风凛冽,冷了,用热气呼一下自己的双手,努力搓了搓手,时不时用力跺一下自己的脚。

突然不知道是谁眼尖,率先看到了工作队的到来,立马喊了出来,现场立马一片沸腾,一个个的全都站了起来,眼巴巴的看着路口,率先看到的是最引人注目的红旗,鲜红的旗帜就像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渲染出来的旗帜,神圣不可侵犯。

红旗下方是身穿军服的独立师战士,身后跟着不少的战士,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同志组成的工作队下乡,每个人身上带的都是用来测量的工具,为了这一次分田,工作队也是做足了准备。

在他们看来,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数遍历史,历史浩海如烟,却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如今却要在自己等人的手上完成,怎么能不让人震撼。

很快,老乡们蜂拥而至,将这些工作队的同志们围成了一团,大家嘘寒问暖,每一个人眼中都含有一种希望的光芒,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辈率先站了出来,握住工作队同志的双手,久久不愿放下。

“你们可来了,你们可来了。”

于是,轰轰烈烈的土改在这白山黑水中悄然展开,没有喧洪的鞭炮声,更没有敲锣打鼓,有的只是老乡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工作队们在来之前,独立师的各个部队已经了解到了一些情况,一边剿匪,一边整理出了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屯的具体情况,有多少户人家,有多少人口,家里情况怎么样,通通都有记录。

部队出发前,每一名战士身上都发有一本笔记本,还有一支笔,一边学文化,一边剿匪,把能记录的都记录下来,不知道的字就询问部队里的干部,实在不知道的就只能画图做记号。

就是这些战士们汇总上来的情报,确实工作队们最主要的情报来源,在来之前,工作队的同志们已经做好了所有的计划,同时进行了摸排工作,以战士们为主的干部们甚至走访了村子里每一户人家,战士们对这些已经是了熟于心。

于是,在工作队的同志们带领下,一群人乌泱泱的走出了村子,向着地头上望去,此时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一眼望去,全是积雪,这无疑给工作增加了难度。

但是人多力量大,为了不影响春耕,以最快的速度将土地分给老百姓们管理,也只能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工作了,毕竟时间不等人,前线战争的形势不容乐观。

必须尽快发展根据地,巩固成大后方才行,必须依托根据地,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别看现在东北人民自治军人多势众,占据了不少城市,但是部队的情况不容乐观,面对的国军也是美械王牌部队。

这些部队久经沙场,在前线的时候打得小鬼子丢盔卸甲,让他们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落后就得挨打,什么叫做火力覆盖,毕竟背靠盟友,火力支援那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丈量土地面积的工具比较原始,但这是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工具,老百姓也比较认可这些东西,就着已经开始融化了的积雪,直接开干起来。

每分到一户人家,户主老人身后跟着自家的儿子们兴奋的跟在后面,心里盘算着自己家应该分得多少地,要种些什么东西才能养活一家人。

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纯朴的笑容让工作队的同志心里忍不住一暖,同时加快了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尽量别耽误工夫,又不能出错。

可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工作队的同志们体力也在不断的消耗,这时候就有老百姓自发的站了出来,接过了丈量工具,主动承担起了工作。

这时候的石磊再指挥部里已经坐不住了,主要是突然闲下来没事干,作为一师之长,他得留守指挥部,赵蒙生与李勇已经出去参与工作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一些干部留守指挥部。

还要处理一下部队偶尔发过来的电报,但是事情确实不多,平时的时候恨不得将人分成两半来用,现在倒好,彻底闲下来了,人就待不住了,主要是大家都有事情做,就他自己一个人没事干。

原本土改是石磊率先提出来了的,并且自己可是先做了赵蒙生与李勇他们的思想工作,劳心劳力的安排着行动方案,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关键时刻,没他什么是事了,这上哪说理去啊。

作为指挥部,需要统协各部,但是今天才第一天,各种情况还得到了晚上各部队才能汇报上来,而且,大部分都会汇总到候补委员同志那里,劳心劳力的事情都有人做了,感觉他自己成了吉祥物,高高挂起来的那种。

明明外面现在搞得是热火朝天,自己的警卫团战士们都在各自的连排长的带领下,跟着工作队出去了,如今师部里的防守力量十分薄弱,剩下的值班人员自己缩短到了极点,但凡有点文化水平的,都被拉去当工作队的队员了。

只留下石磊一个人在指挥部里面来回走动,走了一圈又一圈,其他值班的干部也是一脸的生无可恋,开山辟地的大事件啊,自己居然需要值班,精神能好才怪呢。

石磊唉声叹气了一会之后,才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指挥部内值班的同志们,顿时愣住了,这才反应过来,如今自己不是当年小小的营长了,而且是一师之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底下的干部战士。

“干什么呢,都干什么呢,这一个个的,都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这像什么样,这还是咱们英勇的独立师战士干部该有的样子吗。

不就是抽签的时候抽到了值班的签吗,这有什么,不还有我这个一师之长吗,你们走大运了,他们顶着寒风,咱们在指挥部里坐着,风吹不着,太阳晒不到,多好啊。

是再说了,如今咱们这里可是枢纽,就像人体的大脑,他们底下回来的时候是要向我们汇报的,咱们才是头。

再说了,如今黑省的土匪被咱们清剿的差不多了,虽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不排除哈尔滨等地的那些投靠了国军的那些残余分子暗中使坏,所以咱们还是振作起来,打起精神来。

他们有他们的工作,咱们有咱们自己的任务,为了完成土改任务,为了巩固咱们的大后方,这点牺牲还是值得的。”

经过石磊的一波心灵鸡汤下来,干部们瞬间就不一样了,精神面貌与之前完全不同了,不再没精打采的,毕竟石磊说的是事实,虽然羡慕其他同志,但是自己也有自己的任务,一切都是我为了土改能够顺利完成。

“师长,您说的对,使我们太想当然了,我们会做好本职工作的,不给大部队土拖后腿的,城里面的那帮残余分子以为投靠了国军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他们连城都不敢出来。”

“是呀”

“给他们几个胆。”

“……”

好不容易将指挥部的干部们的士气给打了上来,作为师长,石磊自然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四处走动,如今他就是众人的主心骨,自己慌了神,就很容易影响到底下的干部们的情绪。

“好了,该干嘛就干嘛吧,有什么事情记得通知我一下。”

“是。”

石磊走出指挥部,打算出去走一走,刚出门,门口执勤的两名战士立马敬了一个礼,看得出来,这三个月的剿匪,让独立师的战士们得到了锻炼,在老兵们的指导下,进步是明显的。

牺牲是不可避免的,新兵多,许多战士们行动还没有那么规范,战场上容易犯一些常识性错误,再加上那些积年老匪中炮手太多,无可避免。

但好在他们的牺牲换了巨大的成功,取得了老百姓们的信任,到哪里都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甚至一大群年轻人争先恐后的要求参军,群众们的参军热情空前高涨。

还好各部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招兵并没有盲目招兵,而且按照要求严格挑选兵员,数量上严格把控,避免上一次的乌龙事件发生,搞得部队的作战能力下降。

各营、团、旅汇报上来的情况都是大同小异,除了当地的一些剿匪工作以外,汇报最多的就是群众们参军的热潮,还有各部每一次招兵的数量,都是根据自己部队能够承受的极限招收的新兵。

当然,这并不包括那些技术岗位兵种,比如司机、炮兵、还有医生护士等等,这些只要是身份清白,就可以招收进来,甚至是一些滞留的日籍护士、医生,还有一些技术员,专家,还有一些选择放下武器的小鬼子残余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