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的松花江上已经开始结冰,根据当地的老百姓的说法,此时渡江十分危险,容易掉进冰窟窿,所以大大影响了独立师渡过松花江的速度。

石磊虽然不理解现在为什么将他独立师派往黑省,明明那里的地方同志完全有能力彻底消灭当地的,但是命令就是命令,不允许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东北的冬季超出了石磊的预期,晋西北的冬天跟东北的冬天还是有些差距的,幸亏石磊早有了准备,部队在冬装方面十分充足,非战斗减员应该可以降低到极点。

接到命令之后的石磊向师里面的战士们询问了一下东北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冬季的行军情况,毕竟全师绝大部分都是当地人,土生土长的,比石磊他们这帮晋西北出来的汉子更适应东北的严寒。

于是乎战士们是各显神通,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种雪橇爬犁,还有自制的滑雪板,这一行军下来石磊发现貌似他们这群老兵才是累赘啊。

体力上还有意志上,老兵们是部队的主心骨,远不是这些新兵所能比拟的,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老兵们没有经历过抗寒训练,西伯利亚寒流一下来,顿时就冻成了鹌鹑。

其实石磊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行军,但是没办法,军令如山,命令下来了,刀山火海也得上啊,从独立团出来的兵就没有孬种,完成命令还打折扣,石磊都没脸说出去自己是独立团出来的人。

石磊抽空给杨立青发了电报,向他打听一下具体情况,怎么突然就命令他们出发黑省了,十分不解。

这一交流才知道,此时的东总那边也是一片混乱,此时东总意见并不统一,大部分同志觉得要占据大城市,与国军血战到底。

但是军师指挥员们可不认同这一点,尤其是101同志,刚到东北他心就凉了一半,部队十分混乱,山东的,晋西南的,晋冀鲁豫的,还有新四军,武器装备严重不足。

好在老大哥还算够意思,明面上不好意思给我们支援武器物资,但是私底下也是各种手段齐出,私底下各种大开方便之门。

武器好解决,可兵员问题可就难了,十多万的战斗骨干,这些都是可以打硬仗的,但是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新兵,这些新兵缺乏训练,作战意志不坚定,也就比乌合之众强一点。

所以101到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训练部队,可惜时间太短了,训练虽有成效,但是作用不大,打起来消耗的还是大量的老兵与骨干。

这种情况下,独立师就显得非常尴尬了,部队里面的新兵占据了八九成,能维持部队不混乱已经是石磊他们领导有方了,压根就没指望他们能打仗。

可留着不用也是一个问题,刚好黑省那边情况复杂,缺少武装力量,而独立师刚好在长春附近,渡过松花江就能直奔哈尔滨,本着有枣没枣打两杆的态度,独立师就是在这种情况的被派往黑省的。

石磊得知真相的时候气的破口大骂,自己参军这么多年了,头一次被人嫌弃的,丢人丢到姥姥家了,偏偏自己还没有能力去证明什么,这些毕竟是事实。

就独立师现在这种情况,拉上去面对那些国军的美械王派部队,伤亡大是肯定的了,天知道他们能在强攻之下坚持多久,不一触即溃就已经烧高香了。

别到时候影响到了其他部队,毕竟其他部队里面新兵了不少啊,别到时候也影响了其他部队的作战气势,连预备队都当不上,索性就把他们派出去开辟根据地得了。

石磊虽然气愤,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原本自己的部队两万出头,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再努力训练一下,多少能打一场的。

在战场上磨砺出的部队,进步是最快的,一场硬仗下来,部队肯定能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变,一切都考虑好了,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部队招兵的速度这么快。

其实严格算起来,还是石磊自己的锅,自己怎么教给那些干部的,干部们别的可能学习文化有点困难,但是跟着石磊有样学样还是很轻松的。

毕竟石磊的方法并不难学,石磊怎么教的,战士们就怎么做的,分散出来活动之后,自然有样学样,宣传到位了,自然有很多人想当兵。

得亏石磊还没有搞什么土地改革,如果搞起来的话,参军的人数就不是这一点了,而是成倍增长了,说实在话,那个时候头顶上又没有人管,这么干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独立师战士们冒着严寒,顶着寒风,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军,又或者拉着雪橇,毕竟没有那么多的牲畜,也没有拉车的骡马,只能人力拉动。

抵达双城之后,东北下起了大雪,大雪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再行军了,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部队在双城地界停滞不前了。

石磊将部队目前的情况进行了汇总,然后汇报给了东总那里,同时积极的与双城附近的党组织联系,了解黑省各大城市的具体情况,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结果城市的情况还没有了解多少,土匪的情况反而更加严重,都说东北盛产胡子,一路北上还没有发现什么,一直到了黑省之后,才碰见那些胡子。

对此,石磊在踏过松花江之后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却让石磊的心沉到了谷底,匪患之严重简直超出了预期,几乎是遍地土匪。

因为土匪的压力,老百姓们担心部队走了以后遭受到土匪的报复,因此不敢跟部队有过多的亲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让石磊想起了部队刚刚踏入东北的时候,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不得已,石磊在双城开展了军事会议,目的是为了确定部队以后在黑省的具体行动,为开辟根据地创建良好的基础,结果石磊是大失所望。

干部们东一句西一句呢,都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的,但是现在不管用了啊,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不仅石磊头疼,李勇与赵蒙生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因为干部们的提议与当地党组织的提议背道而驰,当地党组织的目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起开辟根据地,而且主要目标是各大城市。

可是这时候的主要城市都在老大哥手行中,而且老大哥都已经明确表示要将这些主要城市交由国军来统治,但是当地党组织的们并不死心。

整个会议吵吵闹闹,愣是没能开出个所以然来,最后石磊冒火了,拍起了桌子,决定拍板,自己干,双方意见不同有分歧正常,那就双管齐下,各管各的,但是需要互相帮助。

实在不行他们独立师自己单干,不需要当地的同志们帮忙,他们自己也一样可以在农村地区开辟出自己的根据地来,会议最后不欢而散。

双方都没有说服对方,这都是老传统了,我党对于城市发展为主还是农村发展为主一直有争论,因此发生分歧也是不可避免的。

石磊对于当地党组织盲目乐观的态度持保留意见,虽然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就发展问题互相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会谈是有益的,只是双方各自保留了自己的态度。

头疼的石磊干脆将问题甩给东总,毕竟现在独立师头上可是有人管了啊,这种头疼的问题,交给上面的人负责就行了,他们只负责执行,到时候追究下来也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也不用在这里跟地方上的同志们争论那么久。

只是石磊并不知道此时东总的情况,此时东总刚成立不久,再加上国军大军压境,面对这种情况,101觉得应该下令放弃主要城市,集中力量发展根据地。

只是大多数同志并不同意,再加上各部队确实需要时间整训,所以东总命令部队在各种战略要地跟敌人寸土必争,虽然损失很大,但是却大大迟滞了国军的推进速度。

山海关、绥中、兴城、锦西、锦州相继落入国军之手,再加上老大哥明面勒令我党我军退出各大主要城市,我军的处境十分不妙,这种情况,东总怎么可能有时间来管独立师与黑省当地党组织的官司。

最后发展成了各自发展的地步,当然双方还是有联系的,只是一个目标是城市,一个目标是广大的农村,发展方向不同而已,但是目的是一样的。

大雪结束之后,猫冬了了很长时间的独立师终于全员出动了,毕竟几万人挤在双城这个地方,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首先就是各种活动物资的消耗。

好在双城周围已经完全落入独立师手中,城中的老大哥部队已经撤的差不多了,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一切治安全都由独立师的战士们来完成。